‹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0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秋天不预防,宝宝徒伤悲!

[复制链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205 
经验值
2401  
注册时间
2014-5-8 
BB生日
2011-03-18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4: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现在虽已入秋,早晚凉意习习,爸爸妈妈有没有做好宝宝的秋季疾病预防呢?虽然这个季节人体是最感到舒服的,但是爸爸妈妈可不能松懈,秋季是很多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学会以下几招,相信通过妈妈们科学有效的呵护,一定能让宝宝在这个感染病多发的季节远离危险,健康度过秋天。
1.
感冒
症状:有时孩子可能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
预防:您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您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睡着了,也不要盖太多。
建议: 宝宝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可增强宝宝抵抗力。室内要经常通风,常晒被褥。初秋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宝贝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症状:秋季腹泻由病毒所引起的较多,排洗米水样或蛋花汤样水便,常伴失水酸中毒等。
预防:1、提倡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少发病;2、注意宝宝的餐具卫生;3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建议:对轻度脱水的宝贝,可以口服补液盐调治。如果宝贝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应该带宝贝去医院,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症状:宝宝出现长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多种微量元素缺乏。
预防:注意荤素、粗细搭配注意平时多给孩子喝水,多食些新鲜蔬果,保持孩子的大便通畅。
建议:饮食上可以安排面条、稀饭、小包子等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配以新鲜的水果、蔬菜。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要少吃。可以搭配着衍生开奶茶给宝宝喝,健脾开胃促消化。
4.上火

症状:1、大便干燥;2、小便色深、量少3、口舌生疮;4、眼屎增多;5、口中有不良气味。
预防:保证宝宝生活规律,稳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多喝白开水,饮食清淡,适当地多吃些粗粮。
建议:多给宝宝喝水,少喝甜饮料,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乌梅汤等以清热解毒,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和各种菜汤。不少宝妈都推荐用“药食同源”原料制成的衍生小儿七星茶,一样棒棒哒喔!
痱子
秋季虽然凉快,但也容易长痱子。因为秋季的中午也是非常炎热的,长期捂着就会诱发痱子。
秋季湿疹
婴儿湿疹又叫奶癣,一般出现在宝宝的脸颊和眉毛上方,呈红色丘状,秋季空气中散发的花粉会加重宝宝的过敏反应。
尿布疹
对于小宝宝来说,小屁屁发红、发痒,甚至出现小痘痘,大都是尿布疹“惹祸”。
专家建议:宝宝的皮肤娇嫩无比,所以妈妈给宝宝挑选的纸尿裤要具有“干、透、柔、弹、净”的特点,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红屁屁”的发生。

Rank: 21Rank: 21Rank: 21

帖子
9770 
经验值
70517  
注册时间
2011-12-29 
BB生日
2005-03-28
宝妈的帖子很赞,早知道早预防,宝宝少受罪,妈妈少操心。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经验值
80  
注册时间
2016-9-6 
BB生日
2012-4-9
非常好的帖子   支持一下

Rank: 10

帖子
82 
经验值
876  
注册时间
2014-4-27 
支持一下楼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秋天不预防,宝宝徒伤悲!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