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3
- 帖子
- 1201
- 经验值
- 9607
- 注册时间
- 2012-7-25
- 妈币
- 6143
- 帖子
- 1201
- 经验值
- 9607
- 注册时间
- 2012-7-25
- BB生日
- 2002-03-18
-
♦♦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
♦♦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
本帖最后由 媚丽妈妈 于 2013-1-15 20:35 编辑
新生儿生理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处理一.
足月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处理
1.外观特点
(1)四肢屈曲,上肢呈“W”型,下肢呈“M”型。
(2)头大,躯干长,头部与全身的比例为1:4。
(3)颅骨软,骨缝未闭且可重叠,具有前囟和后囟,初生时头部常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4)眼睛总是闭着,易震颤和翻白眼,有时可见虹膜边缘渗血。
(5)颈部短,皱褶深而潮湿,易糜烂。
(6)胸廓多呈圆柱形,剑突尖有时上翘,男女婴均有乳房结节,直径达到或超过0.75cm。
(7)腹部稍隆起,脐带生后经无菌结扎,7天左右脱落,脱落前后均应每日用75%酒精消毒。
(8)指(趾)甲长达或超过指(趾)端,整个足底有较多的足纹交错分布。(9)体表面积较大,皮肤红润,稍有脱屑,基本上没有胎毛,胎脂很少,仅皱褶处有少量。
2.皮肤特殊皮疹
(1)毒性红斑:在出生后皮肤即可出现红斑,大小不等,数目可多可少,有时红斑上可出现略带黄色的丘疹;皮疹约持续1周左右,原因不清,无需特殊处理。
(2)红色斑:即斑状血管瘤,位于前额、上眼睑、鼻周、后颈部,颜色鲜红至淡红色,轻压即退,在出生时就有,1岁左右自然消失。
(3)青记:位于背部和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多数于2—3岁消退,个别迟至7—8岁。
(4)粟粒疹:在鼻尖、鼻翼、颊、颜面等处,有皮脂腺堆积形成针头大小的乳白色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5)汗疱疹:保暖过度时,常在前额、前胸可见针头大小的透亮小疱疹,又称白痱。
3.口腔特点两颊各一较厚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奶。齿龈上常有微凸起的,俗称“板牙”(“马牙”),系正常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囊肿。另外,90%新生儿在上腭中线上(常于软硬腭交界处)有类似的白色小颗粒,称为“彭氏珠”。由于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差,唾液少,粘膜干燥,易受损伤及感染,故不要洗擦口腔。
4.呼吸系统
(1)只会用鼻呼吸,鼻粘膜血管和淋巴管丰富、鼻孔小,易引起鼻塞;发生鼻塞时,只会用鼻呼吸的新生儿就会出现呼吸困难。
(2)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次数40次/分左右,脉搏与呼吸之比约为3∶1。
(3)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可有短暂(常5—10秒)停顿。
(4)呼吸节律和频率也易受睡眠的影响,即深睡眠和清醒时呼吸常慢而规则,浅睡眠时呼吸浅快且节律不齐,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80次/分无重要的临床意义。
5.循环系统
(1)心率120—160次/分,波动很大,安静时HR可<100次/分,受刺激时HR可快至180次/分。
(2)心搏出量180—240ml/kg/min,比成人多2—3倍。
(3)出生1-2天肺动脉瓣区和心尖部可有良性杂音,如持续存在应做进一步检查。
6.泌尿系统一般出生后尿量较少,于一周后增加,日排尿可达10 -20次。因新生儿肾组织结构发育不成熟,滤过面不足,肾血流少,滤过能力仅为成人的30%-50%,肾功能潜力有限,仅能适应一般正常的代谢负担,对缺血、缺氧敏感,严重缺血、缺氧可致肾功能衰竭。又因肾保留HCO3-能力差,易致酸中毒。出生2—5天如入量不足,可出现红色尿,这与白细胞分解多,尿酸盐排泄增加和小便少有关。
7.肠道系统
(1)肠管较长,约为身长的8倍(成人仅4.5倍),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易吸收大量流质食物。
(2)肠蠕动快,出生时咽下的空气2小时内达回肠,3-4小时达直肠。
(3)易咽下大量空气,食管无蠕动功能,胃呈水平位,喷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故易发生溢奶。
(4)唾液分泌少,一般4个月才达成人水平;消化蛋白质能力好,是胃中凝乳酶起重要作用。
(5)肠壁通透性大,有利于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吸收,故母乳喂养儿血中IgG、IgA、IgM浓度较人工喂养者高;牛奶、大豆蛋白过敏也是因为大分子异体蛋白被吸收而发生。
(6)胃排空时间:水为1-1.5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奶为3-4小时。
(7)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排胎便,2-3天胎便排尽,大便由墨绿色→黄绿色→黄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为金黄色稀便、有奶瓣、5-6次/日;牛奶喂养则为淡黄色、大便次数较母乳喂养者略少。
(8)消化道菌群:母乳喂养者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者则大肠杆菌占优势,纯母乳喂养者易VitK缺乏。
8.神经系统
(1)大脑相对较大,其重量为出生体重的10—12%(成人仅占2%)。
(2)脊髓相对较长,下端约在3-4腰椎(lumbar)水平。
(3)脑脊液量较少,压力也较低。
(4)大脑皮质和锥体束尚未发育成熟,运动不由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控制,而是由皮质下系统如丘脑)、苍白球来调节控制,所以新生儿运动泛化,动作不协调、易抖动、肌张力高。也因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神经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
(5)脑需氧量大,完全断气10分钟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6)原始反射有拥抱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巴彬斯基征阳性、躯颈反射、交叉伸腿、吞咽、恶心等反射。
9.生理性黄疸 多数于出生2-3天出现黄疸, 4-6天达高峰,6-7天后遂渐消退,足月儿10-14天退尽,早产儿可持续至21天,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高于12.9mg/dl(204mmol/L)。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
(1)胆红素产生过多:血循环中红胞数量较成人多,寿命较成人短(80 -100天)。新生儿胆红素生成为8.5mg/kg/d,而成人仅3.8mg/kg/d。
(2)肝细胞摄取间接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摄取间接胆红素需肝细胞膜上Y、Z蛋白的帮助,而出生时Y、Z蛋白很少,肝细胞对间接胆红素摄取能力受限制。Y、Z蛋白于出生5天才明显升高。
(3)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由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不足或受抑制,间接胆红素不能有效地与葡萄糖结合而转变成直接胆红素从肝脏排出。此类酶在出生一周左右开始增多。
(4)肠-肝循环活跃:刚出生时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直接胆红素不能象成人那样被转变成尿胆原;且肠道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将直接胆红素分解成间接胆红素及葡萄醛酸,间接胆红素可被肠道吸收并进入血循环回到肝脏。
10.血液系统
(1)血容量约85ml/kg,血色素150—220g/L。
(2)出生时血红蛋白约80%为胎儿血红蛋白,以后迅速被成人型血红蛋白所取代。
(3)出生3天内白血球较高,第一天可达20 ×10 9/L,3天后下降,一周后降至10×109/L。
(4)出生4天内白血球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和成人相同;4-6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相等;6天后发生第一次交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正好和成人相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4-6岁。
11.免疫系统
(1)对多种传染病具有免疫力,因为母体IgG可通过胎盘,使新生儿具有一定的被动免疫,有抗链球菌、流感杆菌、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作用。
(2)免疫功能处于相对缺陷状态,不仅易感染,而且一旦感染易全身扩散。因新生儿巨噬细胞对抗原(antigen)的识别能力不足,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又因新生儿血液缺乏一种蛋白调理因子(为网状内皮组织吞噬细菌所必备),故肝、脾从血流中清除细菌能力差。
(3)新生儿血中溶菌酶和白细胞对霉菌的杀灭能力也较低,易霉菌感染。
12.能量代谢、水和电解质
(1)出生时肝内糖原储备不多,若不及早哺乳,就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也是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之一。
(2)体内水分占体重的65%—75%或更高,易发生脱水热。
(3)出生头3天体内有钠储留,血钾也较高。
(4)甲状旁腺功能不足,肠道对钙的吸收和肾对钙的回吸收能力差,故易低血钙。体温调节 新生儿出生后体温明显下降,在22-24℃室温下,如不注意保暖,刚娩出的新生儿深部体温平均下降0.1℃/min,体表温度下降可达0.3℃/min。生后半小时深部体温平均下降2-3℃/min,体表温度下降可达4.6℃/min。所以出生后应立刻擦干并置于辐射保温床上,以保持体温在36.5-37℃。
(1)易体温低,原因有:
①体温调节不稳定;
②皮下脂肪较薄;
③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④产热能力差,在低温(hypothermia)环境中,常无颤抖反应,而是动用棕色脂肪来产热。
(2)易体温高:因需水量大,过度保暖使水份丧失明显增加,或当水份摄入不足时,易引起脱水、高钠血症和发热。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体重出现生理性下降,头4天体重遂渐下降,第4天达高峰,4天后遂渐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出生第10天体重仍未恢复,说明摄入不足或患有疾病。 酶系统 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不足,早产儿尤甚。这不仅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有关,而且使新生儿对多种药物的处理发生障碍。氯霉素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不能及时被肝脏代谢排出,而引起“灰婴综合征”。在肝内葡萄糖醛酰化的药物还有水杨酸盐、新生霉素等。乙酰酯酶不足使新生儿代谢磺胺类的能力降低。
生殖系统
(1)乳腺增大:男女皆可发生,多于出生3-5天出现,2-3周消退,这是因母亲雌激素突然中断所致,不必处理,如强挤乳头会造成继发感染。
(2)假月经:女婴于出生5-7天可见****少量出血,持续1-2天自止,这也是因母体雌激素突然中断所造成,与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无关。
(3)男婴双侧睾丸已降入阴囊,有时可见一侧或双侧鞘膜积液),常于生后二个月内吸收。
二、早产儿特点及处理
皮肤特点:早产儿皮肤鲜红薄嫩,水肿发亮,胎毛多,胎脂丰富,皮下脂肪少,皮下脂肪含固体脂肪酸(软脂肪酸和硬脂肪酸)多,液体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油酸)少,前者熔点高,故在温度明显下降时易凝固而引起新生儿硬肿症。趾(指)甲不超过趾(指)端,仅在足前部可见少许足底跖纹,足面光滑。
体温调节 体温不稳定的原因:
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
②由于基础代谢低,肌肉活动少,使分解代谢降低,产热较少;
③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大,使散热增加;
④汗腺发育不全,保暖过度时又易引起高热。
呼吸系统
(1)哭声低微或不哭,呼吸浅快且节律不规则,易青紫。
(2)原发性呼吸暂停很常见,由于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红细胞内缺乏碳酸酐酶,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少,从而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也少。
(3)肺泡数量少,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呈扁平立方形,毛细血管与肺泡间距离较大,气体交换率低,呼吸肌发育不全,肋骨活动差,吸气无力,常引起肺膨胀不全。
(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使其表面张力增加,肺泡易萎陷,产生肺透明膜病即呼吸窘迫综合征。
(5)易缺氧酸中毒,肺毛细血管及肺泡壁渗透增加,易肺出血。
(6)咳嗽反射弱,不易咳出气管、支气管内的粘液,而产生肺不张或吸入性肺炎。
消化系统
(1)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喂养困难。
(2)消化能力差,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3)胃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引起胃食道返流,易食物吸入和窒息。
(4)消化酶的发育接近于成熟儿,但对脂肪的消化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不良。
(5)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率高,尤其是人工喂养的早产儿。
肝脏功能特点
(1)肝脏发育不成熟,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不足,胆红素代谢不完全,黄疸持续时间长且重;血脑屏障不全,易发生核黄疸。
(2)肝贮存维生素K较少,Ⅱ、Ⅶ、Ⅸ、Ⅹ凝血因子缺乏,凝血机制差,易致出血。
(3)肝糖原转变为血糖的功能低,早产儿易低血糖。
(4)维生素A、D储存量较少,易贫血及佝偻病。
(5)肝合成蛋白质功能不足,血浆蛋白低下,易致水肿,增加感染和核黄疸的危险性。肾脏功能特点 肾小球、肾小管不成熟,肾单位较少,肾小球滤过率低,对尿素、氯、钾、磷的清除率低,且肾小管分泌H+功能差,排HCO3—阈值低,易致酸碱平衡失调。抗利尿激素缺乏,在肾小管远端使水的回吸收减少,尿浓缩力较差。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阈值低,胰腺β细胞不成熟,反应差易引起高血糖。神经系统特点 中枢神经发育较差,各种反射能力也差,如吞咽、吸吮、觅食、对光、眨眼反射等均不敏感,觉醒程度低,嗜睡,拥抱反射不完全,肌张力低。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着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免疫力特点 IgG含量较少,白细胞吞噬力也较差,故对某些感染的抵抗力较弱,易引起败血症,死亡率可达30%。
以上资料由媚丽妈妈产后恢复中心资料库提供
更多知识请查阅官网WWW.LOVELYMAMA.CN
看完记得顶贴呀!!!让更多的妈妈来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