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1
- 帖子
- 7599
- 经验值
- 53297
- 注册时间
- 2009-2-25
- 妈币
- 49168
  
- 帖子
- 7599
- 经验值
- 53297
- 注册时间
- 2009-2-25
- BB生日
- 2008-10-30
|
(八十一)
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更新,因为那个驾驶理论考试把我折腾得眼花六花,我预订了时间,结果上机练习时发现,题目多如牛毛,几次试下来,都是低于合格线,心就开始虚。再试那个HAZARD,更是找不着北,我心想这次看样子是要阴沟里翻船了。
直到考前一天,才找到如果解决那个点击过多的问题。第二天坐在那个位子上,第一单元我有15题对不对没把握,但规定是50题必须对43题以上才能过,那时人都抖索得厉害,不敢再往下想,如果不行要再来这里。于是,深呼吸,对自己说,时间不多,你必须确保对43题,那些题阴险程度可举一例。问:在乡村公路上,你最可能遇到的是(一)自行车(二)逆行的人(三)马(四)摩托车。我最先排除摩托车,但在人,马,自行车上还真举棋不定,我在做练习的时候曾经错过类似的,那时想当然认为肯定是马,因为一般的路上不可能走马,结果答案是人。我一想到那个练习就想不好,我还是选了马。直到现在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答案。
回家问G,他一听就骂,还追问,怎么是这四个选一个。我一听就笑,“你问我,我问谁去?”
不过,最后的结果是我过了,竟然对了46道,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对的,但我已不想再提,再也不想看重得都没法长时间举着看的书了。
我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多久,一个接一个的考试,一个接一个的麻烦。何时是尽头?过了那个考试,实践考试就突然来到了眼前。下一个就是它了,但我知道,我的电脑也等我考了,因为必须在九个月内结束,现在已近三个月了,我一个都还没考。
在家的日子,只有一件事做起来很开心,那是就写。
只有写的时候,我可以让自己放松。我好想写什么,好更新日记,但我对自己说,你只有这点时间,做最重要的事!
不扯这个也罢,前些日子受到MEI的影响,上了高中时的同学网,讲到高中的班主任去杭州玩,有同学就发号召聚一下。于是,我上网放了一炮,我说高中两年,我就知道了一件事:能不能考出高分就是硬道理,考不出高分的学生,你就是个屁!自那以后,我整整花了下一个二十年才找回了自己。老师没有教学生怎么做人,老师只教怎么作题。
三十多年前一个冬天的情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老师在黑板前唾沫四飞地跟坐在极简陋的教室里的我们描绘,如果我们考上大学,那就有可能去巴黎,去纽约。如果上不了大学,那等你的可能就是板车一类的活了。这是我人生是第一次听到巴黎,纽约这两个城市名字。那时中国刚刚开放,我甚至都想象不出巴黎会是什么样子,只是猜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了,当下我就在心里说,那你是不可能了。
三十年过去了才知道,其实上了大学不一定去得了巴黎,不上大学一样可以去巴黎。而那些上了大学的同学,有的从来没出过国。我不知道老师当时是不知道这个事实,还是他纯粹也就是一骗?
有同学站出来反对,称我的境界不高,他看老师新出的书感动而又惭愧。我还真纳闷,被人害惨了都不自知。
当然也有同学赞同的,一个同学举例,她课外看了一通闲书,居然被老师提溜到校长处,还留个纸条,上写: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现在读都不懂谁是燕雀,谁是鸿鹄?老师?还是那个同学?
那时的我因为得不到高分,从此自卑到上学见到同学都惭愧,才十几岁就感觉没了前途,这是对的教育方式?
我看直到今天这种格局并不没有改变,我真替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担心,长大了是不是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像我这样,用下一个二十年,重新找回自信?
成功的人不是知识起作用,是人格起作用。为什么当初考高分的学生中,三十年后他们并不是个个出人头地?进了大学只是一个起点,你的人生是靠你的性格决定的,你是不是有足够的耐心做完一件事不回头?你是不是有坚持的勇气?你是不是可以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坚持自己的理想?
可是,我的老师没有教过我这些,他们教的是一张又一张的试卷,对和错。人生不是试题,品德很大一部分是要教的。孔子《论语》直到今天都受用,因为它教人如何完善品德。
我没有给我女儿这样的压力,我没有告诉她,上不了大学只好去拉板车。她一样过得很好,她学到自己想学的专业,我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有一半的机会成功。
更令我啼笑皆非的是那些老师似乎正在坐享那个成功,他的荣誉只来自他送多少学生进了大学,有没有人计算过,还有那一半,那些没机会进大学的学生,因为这两年老师的压力,他们的人格已经变形,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害一个年轻人人格变形跟送一个年轻人进大学,哪个价值更高?
因为这个,我从来没跟那样的老师再见过,因为我知道那短短的两年,我付出的不只是学费,而且还有下一个二十年找回自信的代价,那代价实在太高了,情何以堪?!
当然好的老师也是有的,记得我高复班的语文老师,他不只是教我怎么读古文,他也教我怎么做人,自我离开学校后我们还一直联络,我总是把自己的难题告诉他,多半是人生的,他不只说,还有写,用信的方式告诉我如何关照自己的内心,做对的事。那才是真的老师,不是吗?
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责任,可我不觉得我的高中老师做到了,所以我不觉得他们是真正的老师,他们充其量只是个考题培训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