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0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别“硬拔”,已有10岁女孩中招!中疾控:进入高发季! ...

[复制链接]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帖子
3746 
经验值
29846  
注册时间
2014-11-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09:5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微信图片_20240127092705.gif


广州的气温逐渐回暖
不少街坊都计划着去户外春游
但是户外活动的时候要小心
因为各种小虫子也开始活动了

特别是发现这种
被“黑痣”般小虫子叮咬
千万要当心,一旦处理不当
严重可致命

清明假期
杭州叶女士带着10岁女儿乐乐
前往野外游玩
乐乐在山野间玩得兴起
甚至在草丛里打起滚回家时
叶女士发现乐乐的眉尾多了颗“黑痣”
凑近一看竟是只“虫子”在吸血
她赶紧将其从女儿头上拨下
见没什么明显伤口
便简单用水擦了一下

不久后,乐乐脸上肿起大包
还突发38.5℃高烧
经医生检查
咬伤乐乐的“罪魁祸首”正是蜱虫

微信图片_20250412095511.png

(图片来源:杭州市中医院)

3月27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
研究员常昭瑞介绍
蜱虫叮咬进入高发季
户外活动后应检查全身
发现蜱虫附着需用镊子垂直拔出

微信图片_20250412095508.jpg


蜱虫
是一种寄生性、吸血性的节肢动物
可以传播多种疾病

被蜱虫叮咬后
其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
出现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

如存在虫媒传染病感染
可能还会出现高热、头痛
呕吐、腹泻等症状

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
可能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
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微信图片_20250412095505.jpg


2024年4月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
记录其母亲从被蜱虫咬
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

该网友称
起初家人以为母亲只是普通感冒发烧
经检查,其被确诊为“蜱虫病”
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微信图片_20250412095503.png


被蜱虫叮咬后
不要通过暴力拍打、生拉硬拽等方式“硬拔”

因为“硬拔”
容易让蜱虫口器和头部残留体内
导致病原体感染
若不慎捏破蜱虫
接触其体液的部位也可能感染病毒

要记住以下这三步正确做法!
↓↓↓

  • 尽快移除

蜱虫在吸血时会将头部埋入皮肤,要用镊子或者专用蜱虫移除工具,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拔除。若情况允许,最好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 消毒处理

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叮咬部位,避免感染。


  • 健康观察

接下来几周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远离蜱虫伤害,要牢记一下三招
↓↓↓

  • 户外防护

野外游玩时,尽量穿长衣长裤、扎紧裤腿,不给蜱虫可乘之机。


  • 回家检查

野外归来要及时洗澡更衣,重点检查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等蜱虫易藏匿的地方。


  • 定期除虫

如果携带宠物外出踏青,回家后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并定期给宠物驱虫。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目前已进入蜱虫活跃期
户外活动时注意做好防护
如不慎被蜱虫叮咬
千万别“硬拔”

微信图片_20240918093123.png


资料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客户端、杭州市中医院、中国疾控中心、广东疾控、信息时报、网络等,图片来源见标注,如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别“硬拔”,已有10岁女孩中招!中疾控:进入高发季!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