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69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帖子
3730 
经验值
29686  
注册时间
2014-11-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1:4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微信图片_20240127092705.gif


很多时候,真正的危险都是看似温和、无害的。

如果家长疏于看管,即使是代表着无忧、快乐的游乐场,也能变成促使悲剧的“玩命地狱”。
下面这些游玩安全隐患,你一定要认真看看!

No-mama-01
警惕“沙体坍塌”!

3月11日,一则“广东潮州市潮安区走失三名男孩”的寻人启事引发全网关注!接到报案后,相关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全力寻查及搜救。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510.png


图源:潮州弘德寻失

遗憾的是,据官方通报,3名男孩被找到后,均经抢救无效死亡。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507.jpg

微信公众号“潮安发布”截图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据官方初步调查,3名男孩10日上午结伴到登塘镇龙顶山玩耍时,不幸被沙体掩埋,造成窒息死亡。

本是一次开开心心的结伴游玩,结果,他们却再也无法回家……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505.jpg

图源:广州日报

看着松散、抓着细腻的沙子,这一次却成为了3名孩子的致命元凶。很多小孩,甚至是大人,都低估了它的危险性。

最近因沙体坍塌而导致的意外,其实不止这一次。

今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同样发生了一起沙体坍塌致死案。

7岁女孩和9岁哥哥的在沙滩上玩耍,挖了一个6英尺深的大洞,挖着挖着沙坑突然坍塌,两兄妹被活活掩埋!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523.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502.jpg

图源:edition.cnn.com

哥哥因为个子较高,沙子仅没过胸口,而身材矮小的妹妹却被沙子吞没。

最终,哥哥成功获救,而妹妹不幸遇难……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456.jpg

图为不幸遇难的7岁女孩

为什么沙子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呢?你可能被沙子的“刻板印象”欺骗了!
其实沙子细密、有重量,且会流动,被沙子活埋近似于溺水,很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即使头在外,胸腔以下被埋,也是有可能因为胸腔被挤压,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尤其在沙子进水的情况下,沙子的松散空隙被水填满,变得越来越紧实,就会把人紧紧禁锢住!

所以,当海水涨潮时,很多人会陷入沙坑而无法自拔;万一你的孩子这时正好在玩“沙子埋人”、“挖沙坑”等游戏……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No-mama-02
警惕“隐形杀手”离岸流

海滩上难以察觉的危险,除了埋人的沙坑,还有这个“隐形杀手”——离岸流(其流速可达2m/s,可以把一名成年人快速卷入海中)!

🌊 什么是离岸流?


离岸流也被称为裂流,是在近岸波浪和地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股强劲的、从岸边冲向外海的水流,容易把人从海滩突然带向外海,对海边游客来说非常危险。

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管委发布数据,约90%的海边溺水是因为离岸流而导致的。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428.jpg

图源:自然资源部南海局”2021-05-17

区别于让人警惕的巨响海浪,离岸流相对较“沉默”,表面看起来没什么波浪,同周边汹涌的浪花相比,看似很安静、安全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417.png

图为离岸流,两侧有白浪花,而上方没有白浪花。图源网络。

这恰恰便是它“致命的吸引力”,很多游客就是被它“乖巧”的一面误导,错判了危险性而选择下海游泳,悲剧往往就这样发生了。

🚩防范离岸流,要做到:

  • 禁止到非游泳区游玩,玩水时不能越过海边警戒线
  • 下水前要看清海边警示标识,仔细观察海岸地形地貌(离岸流一般存在于离海岸线30-40附近的位置,且出现的地点海底位置比两边低;水流大部分颜色较深、较黄,往往携带大量泥沙)
  • 初一、十五前后容易出现大潮,不要下水游泳


 万一遭遇离岸流,如何自救:

  • 大声呼救的同时保持冷静,切忌奋力向岸边游进,逆流而返
  • 尝试朝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横向游离
  • 如果做不到横向,先顺流保持漂浮的状态,尽量保持与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游一段后再向岸游回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遭遇离岸流:
第一时间向救生员求助,投掷漂浮物并拨打救援电话,切忌贸然下海救人!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下海游泳,一定要到正规的滨海浴场,听从浴场管理员的指挥进行游泳,千万不要无视标识,怀着侥幸的心理挑战大自然。

更多溺水救援(野泳、河边玩水)相关的科普,可以点击👉5岁双胞胎家门口失踪,2天后再见已是遗体,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No-mama-03
当心这个鸡肋的“陆地泳池”

鸡肋的游乐设施有不少,海洋球池可以算一个。
被看作“陆地泳池”的它,总能成为孩子们的“跳水”圣地。
这种蹦跳的玩耍方式虽然乐趣无穷,背后隐藏的危险却不可小觑。


前不久,据报道,一名3岁男孩在某儿童乐园的海洋球区域玩耍时,因为贪玩多次从台阶跳下,导致受伤骨折,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355.png

图源:钱江视频

而事发当时,男孩妈妈刚好在十几米外的点餐区点餐,在场也没有工作人员维护秩序或进行安全提示……
孩子把海洋球池当泳池“跳”,除了有让自己骨折的危险,还有和其他小伙伴发生碰撞的风险。
据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统计,海洋球池里发生率最高的事故是孩子之间互相踩踏碰撞。
1995年,美国一名少年就因为把自己埋在滑梯下面的海洋球池里,不幸被另一名从滑梯上冲下来的孩子砸中,导致意外身亡(@常青藤爸爸)
另外,如果海洋球池子太深,孩子把自己“埋”进去后,身体找不到支撑点,就可能会出现类似溺水的危险情况,窒息风险不可忽视。
在看不到的角落,海洋球池还是藏污纳垢的“好地方”。
大小便、呕吐物、各种细菌都能沾球上,它的脏,远远超乎我们想象!
曾有媒体暗访,像海洋球这种娱乐项目,虽有工作人员对进入场地的孩子进行消毒,每日早晚用消毒制剂大面积喷洒,但确实无法做到对每个海洋球进行清洁消毒。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352.gif

闻来源:央视财经

如此一来,海洋球池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细菌培养皿,像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感等病毒,都能非常轻易地在球海里,一传十、十传百的!
像在2020年,云南昆明的张先生带着1岁半的孩子去海洋球乐园玩后,回家身上便出现了大量的红斑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331.png

 图片来源:昆明广播电视台

后来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可能是公共设施不卫生,过敏了!
除了这些排泄物,海洋球池底还可能藏有其他尖锐物品,一个不小心孩子就会被扎伤、划伤。
所以,公共、人多的海洋球池能不去真的尽量别去,万不得已,孩子玩完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卫生清洁

No-mama-04
滑梯也暗藏危机!

孩子总是喜欢各种各样的滑梯,但其实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严重伤害!
曾有一位英国妈妈抱着18个月大的宝宝玩滑梯,但在滑行过程中卡到宝宝的腿,“咔”的一声,宝宝的腿瞬间被折断!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321.gif

图源:北京时间

2019年5月11日,陕西一名男童在某小区玩滑梯时,由于当时温度较高且男童穿了开裆裤,臀部直接被烫掉了一层皮,医生诊断为二度烫伤!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309.png

新闻来源:广西新闻报道

根据我国《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国家标准》(GB/T 27689-2011),儿童滑梯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记,表明年龄范围、使用人数、是否需要大人陪同等。

宝爸宝妈们一定要看好滑梯的使用规则

儿童滑梯一般是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使用3岁以下也有相关的使用规范,千万别像那位英国妈妈一样抱着小孩子滑下,明显不符合相关规范。

同时更要注意滑梯各方面的情况(是否破旧、有尖锐物、夏天暴晒是否温度过高等),还有千万别给孩子穿着带绳的连帽衫玩滑梯,一不小心会有窒息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306.gif

来源:《新闻大求真》

No-mama-05
会“吃人”的摇摇车

辽宁曾发生一件骇人听闻的摇摇车事故:
一位小男孩在坐摇摇车时,因好奇将手指伸进座位下的一个洞,随着摇摇车的运作,4根手指无情地被链条绞断,当场鲜血直流,痛得哇哇大哭!
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对摇摇车进行破拆后,才万幸找齐4根手指...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254.gif

 图片来源:网络

当前的摇摇车市场还存在以下明显问题:

1市场监管混乱,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有效的监管制度;
2基本都是“三无”产品:来源不明,出了事也找不到源头;
3、存在漏电风险:摇摇车常年被放在商铺门口,日晒雨淋,设备老旧破损也无人检修
4、音量超标:曾有媒体用专业分贝测试仪随机测试过,摇摇车的音量最高可达118分贝,最低也有88分贝(标准≤65分贝)。

这里局长要特别提醒各位宝爸宝妈,小朋友年龄尚幼,对待很多事物都未能有足够的安全知识。

一旦带小朋友去玩电动游乐设施,一定要严格按照设施的乘坐标准(孩子的年龄、身高、身体素质等),佩戴好该有的安全带,能陪护的要全程陪护!

No-mama-06
蹦床也会蹦出瘫痪

广场上的蹦床是很常见的儿童娱乐项目,而且深受小朋友和各位们的欢迎,但它一直有着很高的危险系数。
福建曾有一名8岁女孩,在玩蹦床的过程中突然昏迷,父亲原以为只是身体不舒服,赶到医院后医生却表明:未来很可能出现下半身瘫痪!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238.png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当小朋友在蹦床时,从高速下降到急速接触蹦床,蹦床给的弹力作用非常大,一旦孩子的身体处于疲劳、放松状态,便极易造成脊椎错位、肢体骨折等严重后果!

同时,如果弹力绳不结实,出现老化又没有得到及时检修,小朋友在玩耍过程中绳子断裂,也极易磕碰在蹦床的钢铁边缘,后果不堪设想!

No-mama-07
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的
“充气城堡”悲剧

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充气城堡被吹翻而导致孩子受伤、死亡的悲剧。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221.png

图源:网络

这些看着像是天灾,却也是人祸。

关于充气城堡,几个安全问题宝爸宝妈们必须知道:

1、四级风力就能被掀翻

这些充气城堡看似庞然大物,实际上却“弱不禁风”。

好奇实验室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用功率11000瓦的排风机从侧面吹向重量足足有500斤的充气城堡,结果当风力到达七级的时候,整个充气城堡就已经开始左右摇摆;当风力达到八级的时候,这个巨物就已经被彻底掀翻。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211.gif

图源:公众号好奇实验室

而在充气堡上的测试者(大人)也感到非常无助,因为这个充气堡非常的滑,完全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抓住。

如果是一个孩子在上面,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风一吹很可能就被直接甩出来,然后被这个重物压下。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156.png

 图源:公众号好奇实验室

更有充气堡生产厂家表示,虽然充气堡自身重量大,但是遇到4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即便有固定设备,但固定措施不到位,也有被掀翻的风险。

所以一般充气堡的警示标志上都会写着 “三级风(含)以上,严禁在室外经营”

2、有发生爆炸、漏气的风险
放置在室外的充气城堡,较热的天气加上太阳暴晒,是极有可能受热膨胀,导致结构损坏,发生爆炸;
如果城堡质量不过关或使用期限过久,也可能突然漏气坍塌。
如果带宝贝去玩充气城堡,一定要选择室内、正规的店家,而且要选择人少的,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No-mama-08
小区内的健身设施
杀伤力不可小觑

很多小区都有配套健身设施供成年人使用,可这个健身设施一旦成为了孩子们的“玩具”,使用过程中又没有家长看管,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伤人的利器。

20年5月,佛山一位妈妈带着儿子和女儿在小区的健身区域玩耍,儿子在玩健身设施的时候,由于健身设施上的手柄随惯性倒下,男孩的手被砸伤。

经医生诊断,男孩左手无名指第一指节骨头粉碎,需要截肢处理。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134.gif

图源:网络

无独有偶,湖南长沙有两名孩童在荡秋千时,由于秋千绳突然断裂,导致两人被甩出,造成一死一重伤。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131.jpg

图源:网络

这几种小区里面常见的健身器材,可能会引起以下危险: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128.png


家长应尽量让小孩远离这些健身设施,如果孩子要使用,也务必看护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玩一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家里平时是老人带孩子,也别忘了叮嘱老人,小区健身设施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危害,增强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No-mama-09
切记!远离喷泉

喷泉的美丽外表之下,也隐藏着很多安全隐患。

2018年5月,三姐弟在小区喷泉池内玩耍,疑似触电,导致3个小孩全部身亡。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105.png


图源:网络

正常情况下,喷泉的安全系数比较高,发生漏电事故的概率很小。
但是如果遇到电线老化、损坏、接触不良的情况,就容易出现漏电。
此外,喷泉的水柱冲击力造成的外伤也是不可忽视的。
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喷泉水柱冲击力的实验,把一个10斤重的西瓜放在喷泉口,喷泉喷出瞬间,西瓜可以飞到3米高。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054.gif

图源:网络

大家可以试想下,如果换成是孩子,结果会怎么样。
记住了,喷泉不是孩子的游乐场,家长要告诫孩子切勿到喷池里玩耍,远远观赏就好了。

No-mama-10
景观灯也不是绝对安全

不少景区、商场都喜欢布置五花八门的灯饰景观吸引大家前去打卡,不过看归看,家长千万要盯紧小孩,不要让TA们乱摸灯饰。
一些景观地灯的温度最高可达190℃以上,孩子皮肤娇嫩,稍微一碰都很容易被烫伤。(>>烫伤处理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034.gif

图源:网络

而且,不排除景观灯会有漏电风险。往年也屡次发生过小孩因此触电身亡的意外事件。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024.png

微信图片_20240322113030.png

图源:网络

最后,萌萌哒想对各位家长说:很多时候危险就发生在一瞬,带小朋友出去“找乐子”千万不要做“甩手掌柜”!务必要看管严格!

微信图片_20240127092715.png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帖子
429 
经验值
265887  
注册时间
2013-7-24 
BB生日
2012-11-07


   
回复 广州妈妈网小编 的帖子
很多时候,真正的危险都是看似温和、无害的。如果家长疏于看管,即使是代表着无忧、快乐的游乐场,也能变成 ...


家长真系要警惕啊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悲剧!三名男孩失踪后不幸身亡,上个月还有7岁女孩遭同样厄运!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