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629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帖子
3771 
经验值
30096  
注册时间
2014-11-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0:3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fb6a642bba964ae7859ef9216536e53a_w300X83_w196X54.gif


对于有孩子将要在未来一两年面临“小升初”
的一些小白家长而言
对于小升初的整体流程还是一头雾水
今天就让萌萌哒给各位家长讲讲
➤2023年广州小升初时间表
➤2023届广州小升初大件事汇总

…….

微信图片_20221103102007.jpg



在重要的时间节点
家长们都需要做什么
跟随萌萌哒的步伐继续往下看吧~


*以下内容都是基于2022年的政策
22级的家长们可以进行参考
以实际公布时间为准



竞争加大
2023广州小升初毕业人数或超18w


受到疫情的影响
让原本计划举办开放日的一些不得不延迟
近年来不少杯赛也均转为线上举办
从而规避疫情风险
反作用就是含金量或有下降

微信图片_20221103102103.jpg

(图片来源:广州市铁一中学)


因疫情的反复
不单影响了学生和家长的备考计划
也影响了不少学校的招生计划

据广州市统计信息手册的数据显示
2023年小学毕业生将达到188478人
为近几年最高值
这意味着明年小升初的竞争将加大
若你的娃准备小升初
真的要上点心了

转眼已进入11月
上学期不知不觉走向尾声
寒假和春节今年也特别得早
对于要在明年“小升初”的孩子来说
家长也要开始为TA做准备了
👇👇👇



2023小升初
大件事参考


2022年11月

①期中考
根据期中成绩变化
查漏补缺,适当调整学习方式
制定后续的学习规划
更好地提升期末成绩

②留意招生活动
可以多参加一些
模拟检测、综合检测、综合测评等
了解孩子的定位
也多一个让学校了解孩子的机会


2022年12月

①准备期末考
即将到来的六上期末考
五下六上的成绩
很可能会影响到
后续的民校面谈、公办择校等问题


②留意招生活动动态
留意各个信息渠道的招生活动信息
建议多多观望

2023年1月 - 2月

①期末考

期末考成绩出炉后
寒假需针对成绩以及目标初中的要求
作出查缺补漏或培优提升的学习规划

小升初将于3月开始陆续公布政策信息
利用寒假可以再次集中备战

②优化简历

六上结束基本材料也齐全了
就可以着手制作简历
简历可以参考模板
但最后一定要结合实际突出孩子的特点

#
一份合格的简历要怎么制作?



必要因素
①孩子基本信息表
包括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户籍、住址、学校班级、照片、家长联系方式等
该部分建议用表格的形式,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②自荐信
孩子只要有条理地将自己的优势写清楚,把愿望和行动表达到位,就是一封优秀的自荐信。该部分建议可由孩子自己执笔,由家长提供修改意见。

③获奖情况说明
包括小学阶段所获证书列表及证书照片扫描,尤其是4-6年级所获奖项,学校会重点关注。
 
奖项推荐摆放顺序
学科类竞赛—重要荣誉—校内成绩(能知道分数就更好)—艺术类证书
 
④校内学习成绩证明
包括小学阶段学习情况的简单描述及成长手册扫描。一般民办初中要求4-6年级主科全优,其中,5下和6上的成绩是重中之重

制作注意事项
①写太厚,关键信息却没写全
内容太多,会淹没重点信息;老师在面对内容过多的简历,很难确保一字不漏看完。

②把目录做成封面
老师在审核了几百甚至上千份之后,难免会感到疲惫,如果把目录作为封面,老师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堆密密麻麻的字,容易影响后续阅读体验。

③过于大众化
在颜色上尽可能采用单一、干净的颜色,突出重点;在内容上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比如一个别具风格的个人介绍、一个含金量较高的证书等。

④封面使用孩子艺术照
封面建议使用证件照。使用艺术照难以展现孩子最真实的状态。

2023年3月

①政策动态
各区的小升初政策陆续公布
留意目标学校活动
如意向填报等

②积分入学
积分入学一般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办理
密切关注广州市教育局
以及各分区教育局的官网

#
如何办理积分入学


积分入学是大部分
没有广州户籍的家长会选择的
入读公办初中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21103102715.png

(图片来源:广州来穗局)


不同区域积分入学情况不同
一些区是每年的1月就开始
大部分基本3月都全部开始了
建议各位家长提前半年准备开始了
临时抱佛脚
有时候会错过不少机会

引流微信.png



除了需要关注积分入学的政策
近期,2023非户籍生家长
这件事也需要密切关注

“及时办理居住证”

10月28日
广州市教育局网站发布了
《关于指引来穗人员办理居住证的温馨提示》

微信图片_20221103102928.png

 
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和省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等有关规定,为便于非广州市户籍适龄儿童(尤其是在穗就读的幼儿园大班幼儿、小学六年级学生)报读民办小学、初中,请2023年有报读广州市民办小学、初中意向的非广州市户籍适龄儿童家长(或适龄儿童本人)关注《广东省居住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等证件持有情况,及时到居住证登记办理部门办理有关证件(或续签、补证),确保在广州市2023年民办小学、初中招生报名期间证件有效。

*这里的居住证是指父母一方或孩子有居住证即可


#
办理指南
2022年6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可通过粤省事、粤居码|粤治安平台办理电子居住证申请、签注、亮证等服务。通过粤省事码的隐私设置,更新常住地,便于用户维护居住地信息。政府职能部门也可通过识别粤居码或粤省事码读取居住证电子证照信息和校验真伪。

2023年4 - 5月

①学校招生计划

区政策公布后
各校招生简章会陆续发布

②学校开放日

这段时间
各个学校会在周末举办开放日活动
可到目标学校参观和咨询

注意了解:
招生资讯、学习情况、生活环境、
硬件配套以及学校周边的环境状况


③返穗生和跨区生资格审核

提前准备好报名材料:
如居住证、学籍、跨区、返穗办理材料等

2023年6月

①公、民办志愿填报
按各区日程安排填报

②公、民办派位录取
按照2022年招生日程

6月上旬开始
公办学校电脑派位志愿填报
对口直升资料等核对工作

6月中下旬
民办志愿填报开启

6月下旬
完成公、民办摇号录取

2023年7月

①录取确认
7月上旬,民办摇号结果公布
家长需要在登录报名系统确认学位

②公、民办注册
7月中旬
公、民办到校注册
家长需要选择其中一所到学校进行现场注册
逾期未注册的学生
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③补录
民办学校进行分批次补录
没有摇中的家长
一定要多留意学校和教育局的补录信息

④分班测
各校会组织学生摸底测试
这有可能影响分班

⑤小升初衔接
提前预习初中课程
重视小升初学习的过渡衔接


广州市义务教育招生时间安排

若对招生时间安排
存在不清楚的家长
可以看看下表:

微信图片_20221103103300.png

备注:如需调整时间,将另行通知

经过萌萌哒的整理
相信家长们
对小升初的总体流程和
各种大事件的的时间节点
都有一定的了解

最后想提醒大家一点
家长和学生无需过分焦虑
只要早了解政策、学校
早查缺补漏做好准备
心中就会更加有数了~

资料来源广州各区教育局官网、广州来穗局、网络等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23 
经验值
185  
注册时间
2021-8-22 
BB生日
2021-08-22
不错不错,

Rank: 11Rank: 11

帖子
157 
经验值
1186  
注册时间
2015-10-9 
BB生日
2014-7-7
初中都是义务教育,人多也不怕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224 
经验值
3431  
注册时间
2016-4-28 

1

回复 微信小编萌萌哒 的帖子

不错不错

Rank: 20Rank: 20

帖子
2582 
经验值
23794  
注册时间
2009-1-11 
回复 永远6岁 的帖子

但是也有好初中和差初中的。我觉得学习氛围还是很重要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经验值
1994  
注册时间
2020-11-24 


   
回复 永远6岁 的帖子
初中都是义务教育,人多也不怕


现在初中50%才可以考得上高中。读辣鸡初中,基本考不上的高中的。😂😂😂😂
来自[广州妈妈iPhone版]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经验值
280  
注册时间
2021-3-25 


   
回复 妈妈网_z99ev 的帖子
现在初中50%才可以考得上高中。读辣鸡初中,基本考不上的高中的。😂😂😂😂 ...


听说,已经不分流了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经验值
1994  
注册时间
2020-11-24 


   
回复 妈妈网_epfz1 的帖子
听说,已经不分流了


分了重点班都不会到处说呀,你以为分不到重点班的家长会甘心的嘛? 直觉举报教育局说学校偏心,一举报一个准。分了你自己不晓得而已。 进了重点班的家长,都不会到处说自己是重点班,嫌命长吗?
来自[广州妈妈iPhone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创新高!23年广州小升初人数超18w?这个升学时间表,助你掌握报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