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1
- 帖子
- 16272
- 经验值
- 83119
- 注册时间
- 2007-4-19
- 妈币
- 104430
   
- 帖子
- 16272
- 经验值
- 83119
- 注册时间
- 2007-4-19
|
大闸蟹之名,缘何而来?
“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这一句话,道出了吃蟹要有明显的季节性。九雌十雄,也就是说,阴历九月雌蟹饱满,到了十月雄蟹有膏。因此,过了十月寒风吹起,正是吃蟹的好时机。
那么,大闸蟹为啥叫做大闸蟹呢?坊间说法有三:一种是捕蟹时有草扎,故称闸蟹,“大”只是为了强调大小而已;一种是蟹在洄游产卵过程中,要经过一道道拦水堵潮的闸门,而能爬过那道闸的蟹,必定是身强力壮的;第三种说法,“闸”就是上海方言中的“煠”,意即“用水煮”,就像“白煮蛋”叫“白煠蛋”,“大”就是用大火煮的意思。由于“煠”字并非人人会写,所以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大闸蟹”。
“四味”美蟹,食前切记四清除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说。蟹的大腿肉,肉质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至于蟹黄蟹膏,含大量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丰富。
“四味”美蟹,食用前必须做到四清除。一清除蟹胃,蟹胃俗称“蟹和尚”,即在背壳前缘中央一块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沙;二清除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三清除蟹心,蟹心极寒,呈六角形,又叫“六角肉”,它在蟹的中央,一块黑色膜衣下,食用时可拿一只蟹脚尖挑出;四清除蟹腮,即长在蟹腹部如同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东西,又称“蟹百叶”。上述部位既脏又无食用价值,切勿乱嚼一气,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哪些人须慎吃蟹?
大闸蟹属于高敏食物,也即民间说的“发物”。蟹肉中含有异性蛋白质,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壁进入人体,会诱发并加剧过敏反应,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各种皮疹、哮喘、严重者更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以下五类人群,吃蟹时须谨慎:
●对吃蟹有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儿童、老人与孕妇,最好不要吃蟹。
●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蟹,更不能以酒伴蟹开怀畅饮,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上述疾病的急性发作。
●腹泻、胃痛、感冒、发烧或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蟹,因为大闸蟹属寒性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宜消化吸收,同时会加速脾胃不适,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体质寒凉虚弱的孕妇,不适合吃寒湿的大闸蟹,会有引起流产的可能。
●婴幼儿不宜吃大闸蟹,以免高蛋白加重肝肾脏负担;学龄儿童每次吃蟹,以半只为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