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165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去湿嘞!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帖子
经验值
394  
注册时间
2013-3-27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7: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雲苓白術扁豆湯
老一輩的人,經常會有一些獨特的養生經驗,如覺得濕重身倦了就會到藥材 店買些雲苓白術扁豆衣煲水飲用,很快就覺精神爽利。或者有不相信者會說,這 沒有科學道理。其實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機體,其生理功能和病理改變並不完 全為我們認識,很多現象並不能單從現有的解剖、生理、病理理論去解釋,還有 待日後或有更好的手段去探討,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最重要的是效果,只 要感覺好轉、症狀消退,甚至檢驗結果變為正常,解釋不清又如何? 最近是否覺睡眠不寧、神倦乏力,飲用“雲苓白術扁豆湯”或者有幫助。 材料:雲苓 50 克,白術、白扁豆各 30 克,瘦肉 500 克,乾瑤柱(乾貝)幾 個,蜜棗數枚。 做法: (1)瘦肉洗淨,切成大塊;乾瑤柱用清水浸透洗淨。 (2)雲苓、白術、扁豆、蜜棗,用清水浸洗乾淨。 (3)把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煲約 2 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祛濕。 雲苓學名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以雲南省為多產和質較 優,故廣東人習稱其為雲苓,其性味甘淡平,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脾虛 濕重之身倦水腫,或心神不寧之眠差多夢,是常用的中藥和食療材料。根據藥用 部位不同又可分為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各種茯苓均有健脾滲濕的功 效,但白茯苓長於健脾,赤茯苓偏於利濕,茯神重於寧心安神,茯苓皮因較輕浮, 特別適合皮下水腫。白茯苓還因其切製方式不同而分為茯苓塊、茯苓粒、卷茯苓, 這三種白茯苓的效果是一樣的,不過卷茯苓因刨成薄片,會較易出味(有效成分 較易析出) ,但價格稍貴,本湯的茯苓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選用合適的。 白術也是一種常用的補益藥,可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培土安胎, 本湯是取白術健脾補氣燥濕的功效,白術常和茯苓配合,可相得益彰。老一輩人 還在飲參湯前先煲雲苓白術水清清腸胃,這樣既可清除胃腸道的濕滯,有利人參 有效成分的吸收,更可增強人參的補氣功效。 大家對扁豆一定不會陌生,它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可健脾化濕、和中 消暑,扁豆也因藥用部分和製作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療效,如生扁豆去濕之力較 好,炒扁豆健脾之力較強,扁豆衣(扁豆的皮)因輕清走皮絡,可去濕消腫,而 扁豆花(又稱南豆花)消暑化濕之力較好,是治療暑天感冒的常用藥。 雲苓、白術、扁豆煲湯,既補(健脾補氣)也清(利水滲濕) ,適合四時飲 用,尤其是現在冬春交替,眠差早醒,“春困”致神倦乏力、胃納不佳,飲用此 湯可解春困的不適。本湯還可減肥排毒,整天嚷著減肥的女士們不妨常飲。 注意:本湯較平和,適合各種體質。 (本資料僅供參考,讀者應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具體情況作選擇。)
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吳擎添供

该主题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Rank: 10

帖子
27 
经验值
566  
注册时间
2012-11-6 
BB生日
2012-04-26
顶上 (来自手机端的回复)

Rank: 10

帖子
192 
经验值
757  
注册时间
2013-4-7 
顶顶顶啊~~~~

Rank: 10

帖子
192 
经验值
757  
注册时间
2013-4-7 
不顶不行啊这 (*^__^*) 嘻嘻……
annkennylin 该用户已被删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帖子
经验值
394  
注册时间
2013-3-27 

[回复]去湿嘞!

又试过。我觉得棉蒽陈劲嘀。我老公话棉,,就会凉嘀。你地五受得分量就小些罗。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去湿嘞!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