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181
- 经验值
- 1000
- 注册时间
- 2009-5-19
- 妈币
- 1104
  
- 帖子
- 181
- 经验值
- 1000
- 注册时间
- 2009-5-19
- BB生日
- 2008-04-15
|
2012年升级的新手妈妈,妈网喊你来免费领取奖品哦!
手足口病,了解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好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临床上90%以上的手足口病经中医药辨证调理就可痊愈。另外10%的手足口病患儿需中西医结合治疗。常用的中药有广藿香、板蓝根、紫草、丹皮、青蒿、茯苓、黄芩等,两到五岁的孩子各药的剂量分别为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外用炉坩石搽剂。口腔疱疹较多时,孩子会感到进食困难,可将珍珠末直接倒在口腔里,让小孩慢慢用自己的唾液吞下,一般两次以后就会进食了。在手足口病的疾病过程中,如果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那就是重症手足口病,会引起死亡的。因此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不可掉以轻心。此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般来讲,得手足口病的孩子,他们平时的免疫力都会是比较差的,会经常感冒发热、气管炎等。这样的孩子平时用中医传统疗法如蜂疗、中药等调理一下,免疫力就好啦,就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别说手足口病,就是小感冒也很难上身的。具本人的观察,蜂疗过的小朋友至今还没有一个得手足口病的。还有一点要说的,一般来说得了一次手足口病之后,就不会再得手足口病了。但临床中仍能见到不少得了第二次手足口病的患儿。因此,即使得过手足口病,平日也还是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专家呼吁:手足口病多“袭击”5岁以下小儿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时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