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174
- 经验值
- 1740
- 注册时间
- 2010-9-5
- 妈币
- 1942
    
- 帖子
- 174
- 经验值
- 1740
- 注册时间
- 2010-9-5
|
不伤害,不妨碍,以其行为影响的人和环境的感受为准,而不是用单一的标准。因此,小至每个人,每个家庭,大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其德行的标准都是不同的。
比如说,在我家吃猪肉不是一个“德行问题”,但是在一个穆斯林的家庭,就是一个“德行问题”,因为伤害了宗教信仰。
对于阿苹来说,孩子不洗脚就在床上蹦,给她带来了痛苦和不快,那孩子的行为“妨碍了”妈妈,属于“德行”的范畴,一定要制止。第一,保护了阿苹的感受,让她有个好心情,从而保护了孩子自己不受妈妈的不良情绪的影响。第二,孩子的快乐不能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否则,孩子一旦明白他的快乐是以妈妈的痛苦做为代价,孩子也不会感到快乐,反而会恨自己。第三,孩子是需要一定的自由和玩耍的空间,但是,可以选择其他的玩耍方式。第四,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照顾他人的感受。
至于,如何制止孩子的“妨碍他人”的行为,需要各种各样的方式组合,比如,表达感受,提供选择,采取行动,承担后果等等。表达感受,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正如,木匠按一个图钉时,他不需要用锤子,只需要用到大拇指。我们会首先选择宽松的方式,如果没有用,再渐渐过渡到严厉的方式。
家长不要期望任何一种方式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使没有起到作用,也不代表着我们要回到过去,采取“责骂,打骂,侮辱,忍耐”的错误方式。而是要坚持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尊重自己的感受。
基于以上的原则,阿苹家的这件事可以用这样的流程处理。这个只是举个例子,给大家演示如何组合不同的方法,而并不完全适合阿苹家的情况。
阿苹可以先谈感受,句式是“描述事实+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期望”,比如“我看见四只黑黑的小脚在干净的床单上留下了黑乎乎的脚印,我为床单感到难过,我想床单更喜欢四只洗得干干净净的脚踩在它的上面。”
孩子没反应,阿苹可以继续表达感受:“看起来你们没有听到我刚才说的话,现在我有点生气了,床是用来睡觉的地方,而不是用来蹦的蹦床。”
孩子还没反应,阿苹可以提供选择,“刚才我说过不洗脚就在床单上跳会弄脏床单,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你们洗干净脚再跳。第二,不能在床上玩。”
孩子还没反应,继续跳,阿苹可以直接采取行动:”看来你们已经做出了选择,现在请你们离开我的房间。“然后把门锁上。
还可以在床单上放一张纸,上面写着:“我是一张干净的床单,请不要把我弄脏。”
如果孩子还是趁家长不在场时在床单上跳,阿苹可以让孩子承担后果:“现在妈妈很生气,我需要你们将床单洗干净。”
如果孩子还是不听,高苹可以说:“好吧,看来你们拒绝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那我今天也不想给你们做饭吃,直到你们将床单洗干净为止。”
家长语言的背后要有“说到就做到”的行动的支持,平时不要随意威胁孩子或许诺孩子。坚持做到“说话算数”,孩子就知道你说的不是空话,不是恐吓,不是威胁,而代表着实实在在的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