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4 | 浏览: 141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孩子3岁前背书识字会变笨

[复制链接]

Rank: 10

帖子
141 
经验值
842  
注册时间
2012-5-16 
BB生日
2012-01-01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4:5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从会说话起就大量的教孩子识字、背诗,其实强化的早教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看看本文就知晓答案。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早期教育是父母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但如今的早教越来越片面化,逐渐步入误区。市儿童医院体检中心脑象图室对本市和外地60名3-4岁儿童进行的早教效果抽样调查发现,接受过强化早教的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不仅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加强反而减弱,还失去了善良的天性和爱心品质。负责调查的杨俊丽主任表示,早期教育除了智力开发外,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强化早教让孩子失去正常能力
  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最初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从这时开始,因此目前家长们已经越来越看重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近期,市儿童医院体检中心脑象图室对儿童早期教育效果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中,专家们共选择了60名3-4岁的儿童,为了增加可比性,除本市的20名儿童外其余40名孩子均来自外省市。这40名外地儿童中,有20人0- 3岁期间在专门的早教机构接受了特殊教育,有的孩子在3岁时就已经达到了4岁孩子才能达到的知识层次,其余20个孩子则没有进行过这样的专门训练。而天津本市的20个孩子也都没有进行过特殊早教。
  通过对比脑象图后发现,没有进行过特殊早教训练的孩子大都很有爱心、心地善良、懂得包容别人,而进行过特殊早教训练的20名孩子具有这种品格的人数则只有前一组的一半儿;没有进行过特殊早教训练的孩子逻辑记忆能力是进行过特殊早教训练孩子的一倍,说明强化早教非但没有增强孩子们的逻辑记忆能力反而大大减弱了逻辑记忆功能;右前脑能控制人的创造力,而左前脑则具有负责基础知识的储备、对基础知识储备的驾驭能力以及再学习的能力等,将外省市两组孩子左前脑和右前脑的脑象图进行对比后没有任何差别,证明强化早教并没有增加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最后,专家把这些结果和本市孩子进行对照证明,没有进行过特殊早教的天津和外地孩子情况基本没有差别,同样具有爱心强、逻辑记忆能力强、创造力学习能力并没有降低的特点。
  3岁前孩子背诗识字都是“徒劳”
  负责这次调查的儿童医院体检中心脑象图室杨俊丽主任表示,早教的含义是广义的,既包括感知、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但现在有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为智力技能教育,认为孩子会背诗词、念字母表,背得越多越好。
  其实,这对婴幼儿的发展非常不利。调查已经证明强化早教并不会增强孩子的逻辑记忆能力,也没能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孩子大脑在3岁以前的记忆只是机械记忆,家长常常以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能说会道、背诗词、数数为骄傲,其实孩子这时并不理解一个词一个数代表的真实含义,只是一种短期机械记忆,如果不定期重复,就会很快遗忘,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能增强记忆力,也就是说孩子记住的东西并不比同龄人多。等到上学后,这些所谓的优势就会遗失,他们会重新与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前记得东西都白学了。
  调查还表明,孩子在经受过特殊早教以后变得没有爱心,不再懂得去包容别人。这是因为家长、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灌输知识时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成年人间才有的竞争等观念强加于孩子身上。比方说,都在一个班里上课,家长往往告诉孩子要多表现,多和老师亲近,想办法让老师喜欢自己,不要被别的孩子比下去。久而久之,互相竞争、互相争宠的观念就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造成爱心减弱、心地狭隘。其实,0~3岁的孩子除了早期的智力开发外,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家长不能把孩子某方面的技能来代替早教培养,期望过度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所以说,目前社会上对早期教育的认识要有所改变。早期教育应该更偏重亲子教育,开发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观察能力,而不是单纯让孩子背书、数数。家长们要注意观察,比如说到动物园去玩,孩子看了猴子和猩猩,要让他知道猴子和猩猩有什么不同,耐心地给他们讲两种动物的形状、运动方式、吃的东西和玩耍的方式。  带孩子到野外看看花草也是早教,小草发芽了,是绿色的;花开了,是红色的。孩子的眼里什么都是新奇的,孩子都有兴趣去观察,只是这种观察很多大人注意不到。早教就是根据孩子的身心自然发展规律,和孩子多沟通,让孩子多活动,多动手用脑,游戏和快乐才是孩子早教的主要构成。
     各位妈妈位,你们都有给宝宝早教么?

Ida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帖子
3730 
经验值
29074  
注册时间
2012-1-8 
BB生日
2009-08-27
实话实说,我没有教

不过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些片面

Rank: 20Rank: 20

帖子
3768 
经验值
20752  
注册时间
2011-9-22 
BB生日
2010-11-01
我没钱给她早较,要有钱绝对找。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305 
经验值
2160  
注册时间
2012-5-27 
孩子的教育不容忽视!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14 
经验值
140  
注册时间
2012-5-8 
木有上早教,自己教 (来自手机端的回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238 
经验值
1380  
注册时间
2009-5-2 
说一套,做一套。。。
印度小叉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帖子
5028 
经验值
25862  
注册时间
2010-4-15 
BB生日
2010-11-29

1

依家好多早教其实吾系教知识的............
LZ要多调查先好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帖子
772 
经验值
7245  
注册时间
2009-10-5 
做一套 再说一套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20 
经验值
200  
注册时间
2012-5-27 
有道理.

Rank: 10

帖子
141 
经验值
842  
注册时间
2012-5-16 
BB生日
2012-01-01
首先,我要澄清,这不是我的原创,我只是看到了,转过来给做妈妈的看下,我对此不接受任何人的指责和人格侮辱,是吧.这些事本来就是两面的.大家各有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吧?可以发表你的看法,但请不要侮辱我!
还有,都是做父母的,为孩子好的那片心,谁都不能否认。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Rank: 10

帖子
141 
经验值
842  
注册时间
2012-5-16 
BB生日
2012-01-01
回复 fuxfan 的帖子

是的,我也觉得,,不过,我也没有钱给她送早教机构!反正任何是都是两面的。。有坏的就有好的,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268 
经验值
1531  
注册时间
2009-11-1 
BB生日
2008-06-13
现在只是随意的让孩子学,如果她拒绝,就不强硬进行。总觉得是应该顺其自然的好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770 
经验值
13372  
注册时间
2008-7-12 
         中国的专家说的话听听就算了,别往心里去。这样的研究花了多长时间?3个月?3年?十多年?
bellemay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392 
经验值
11769  
注册时间
2007-6-2 
BB生日
2009-08-13
无钱去早教的飘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218 
经验值
1057  
注册时间
2008-2-28 
BB生日
2008-04-13
顺其自然就好了,不用刻意就教。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3岁前背书识字会变笨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