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9 | 浏览: 2814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对唐诗《游子吟》与家庭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14 
经验值
70  
注册时间
2010-7-31 
BB生日
2006-01-01
看完才知道LZ的良苦用心啦。 的确,柏杨说我们的文化有过滤性的毒素。在亲子关系问题上,就被过滤掉一半,就如LZ说的,小孩的天真无邪,无限的可塑性和创造性都被我们的教育扼杀了。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14 
经验值
70  
注册时间
2010-7-31 
BB生日
2006-01-01
建议楼主多写类似文章,我们的文化需要深刻的反思,我们做家长的也需要啊。

Rank: 20Rank: 20

帖子
4046 
经验值
20219  
注册时间
2008-1-31 
BB生日
2005-07-25
我自己的观念一直是,身为父母,我们是没办法陪孩子一辈子,让他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犯错和吃苦,无论是对孩子还是父母而言,都是好事,因为等到他们长大后,严肃的社会并不会象家一样去包容他所有的错误和让他实践所有的尝试。
妞妞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帖子
4574 
经验值
27705  
注册时间
2008-12-2 
BB生日
2005-08-19

装修日记写手

谢谢,非常赞同,但问题我们有多少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而学习呢?我同学同事间,比较亲密的女友大约是6个做了妈咪,其中有4个都不喜欢去了解孩子,只是用老一辈的方式教育,或者是为生计,反正忙于工作,都交给老人及幼儿园教育,试问,15年后,孩子还是会不会说父母是祸害呢?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126 
经验值
640  
注册时间
2010-4-3 

回复 31楼 的帖子

赞一个
种菜机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699 
经验值
3210  
注册时间
2008-1-24 
凡事两面看~
教子良方

五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128 
经验值
675  
注册时间
2010-7-27 
BB生日
2001-01-01


   
原帖由 大魔怪 于 2010-7-31 19:55 发表
谢谢,非常赞同,但问题我们有多少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而学习呢?我同学同事间,比较亲密的女友大约是6个做了妈咪,其中有4个都不喜欢去了解孩子,只是用老一辈的方式教育,或者是为生计,反正忙于工作,都交给老人及幼 ...


或许会的。

Rank: 20Rank: 20

帖子
4046 
经验值
20219  
注册时间
2008-1-31 
BB生日
2005-07-25


   
原帖由 大魔怪 于 2010-7-31 19:55 发表
谢谢,非常赞同,但问题我们有多少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而学习呢?我同学同事间,比较亲密的女友大约是6个做了妈咪,其中有4个都不喜欢去了解孩子,只是用老一辈的方式教育,或者是为生计,反正忙于工作,都交给老人及幼 ...


其实我们也曾为人子女,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事物,纵然是同一样事物,在人生的不同阶断,我们可能也会有不同的KAN法。正如当年的山盟海誓如今想来只是年少痴狂一样,每个人都会经历过或这样或那样的事。我们也都曾抱怨过父母对自己不理解或某些方法处理上过于粗暴简单而已,不过说出父母是祸害的人,我想,至少有相当一部份是生在蜜糖中,还没为人父母的吧,也许他们所追求的,不过是语言效果上的惊人而已。人无完人,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成长与改变的过程,父母和子女都没必要对对方过于苛刻。
教子良方

五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128 
经验值
675  
注册时间
2010-7-27 
BB生日
2001-01-01


   
原帖由 leeaug 于 2010-7-31 22:30 发表

其实我们也曾为人子女,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事物,纵然是同一样事物,在人生的不同阶断,我们可能也会有不同的KAN法。正如当年的山盟海誓如今想来只是年少痴狂一样,每个人都会经历过或这样或那样的事。我们也都曾抱 ...


问题在于,小孩是小孩,小孩需要大人去理解。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14 
经验值
70  
注册时间
2010-7-31 
BB生日
2006-01-01


   
原帖由 教子良方 于 2010-7-30 12:16 发表

推荐一乎富有启迪意义的诗歌:

箭与弓
诗/纪伯伦(黎巴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孩子
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
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 ...


箭与弓,好诗!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386 
经验值
1559  
注册时间
2005-9-27 
BB生日
2005-12-09
同意LZ,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是一句谎话!世界没有不想控制孩子的父母——这才是一句真话!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386 
经验值
1559  
注册时间
2005-9-27 
BB生日
2005-12-09
看完了所有的回复,基本都是反对LZ的,这里反对的人自诩有文化,我同意,千年以来儒学浸淫的结果。LZ也不必争了,居然还有人认为“父母呼,应勿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类部分的孔孟思想为国学精髓?国学之中也是有糟粕的,如果人生存在世不会反思,只懂追随,中国下去是不会有希望的。言尽于此,打住。
教子良方

五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128 
经验值
675  
注册时间
2010-7-27 
BB生日
2001-01-01


   
原帖由 aj_chen 于 2010-8-1 12:29 发表
看完了所有的回复,基本都是反对LZ的,这里反对的人自诩有文化,我同意,千年以来儒学浸淫的结果。LZ也不必争了,居然还有人认为“父母呼,应勿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类部分的孔孟思想为国学精髓 ...


谢谢。也不是在争什么,我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交流。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10 
经验值
60  
注册时间
2010-4-28 
BB生日
2007-01-27

片面。。。。

片面。。。。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10 
经验值
60  
注册时间
2010-4-28 
BB生日
2007-01-27
片面。。。
倪明飞

五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195 
经验值
545  
注册时间
2010-7-21 
楼主这个观点确实太片面了!
妞妞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帖子
4574 
经验值
27705  
注册时间
2008-12-2 
BB生日
2005-08-19

装修日记写手

我唔觉得系片面罗,因为父母一句,因为爱你,所以才不让你怎样怎样,父母一句我爱你,子女能有承受多少爱。父母究竟是爱面子,还是爱孩子,问一问心。今个周日,天气大热,陪着小魔怪早上10点玩到1点几回家,她2点几睡觉到5点几。耗尽几多精力,再想想仲系少年宫奋斗的孩子,我真系只有叹息罗,小小身躯能容系几科,就一个周六日都唔可以同父母好好去玩,那些孩子究竟是得还是失啊?有好多家长以报到少年宫为荣,不知道系孩子可怜定家长可怜罗。一句我为你好,真是可以赢在起跑线吗?从少年宫出来的孩子,有如大浪淘沙,出人头地有几个啊?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83 
经验值
425  
注册时间
2010-5-18 
楼主想提倡各位父母更多的尊重孩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孩子,也似乎没有必要把没做到这点归罪于一首诗,甚至都有些埋怨整个中国文化。更何况,不孝顺父母的孩子,那能叫健康人格?

尊重和理解孩子,不代表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完全让孩子随自己意愿成长,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那比在父母严密的控制下长大的孩子更糟糕!

那些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话故事,动画片,都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在这里不提这些,凭几首歌就去批判我们的文化,是不是有些偏激?

年轻的父母因为忙,懒于陪伴孩子,就是文化造成的?恰恰相反,是没有受到文化的熏陶,连爱都懒于付出。。。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回复 78楼 的帖子



说得好:)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我听说过一个很匪夷所思的例子,广州,某个很有钱的妈妈,看着自己儿子读书辛苦,于是很尊重这个孩子的意愿,退学回家,爱买啥买啥,爱玩什么玩什么,玩多久都可以,

刚开始,孩子很高兴,天天玩;

后来,期待小区里过去的同学放学回来,一起玩;

再后来,他不懂小伙伴说什么了,逐渐没有了朋友玩;

再后来,这个孩子自闭,而且生妈妈的气,有很多房子可收租,不愁生活的他,终日无所事事……

纯粹的完全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就是爱孩子么?

显然也不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对唐诗《游子吟》与家庭教育的思考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