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2
- 帖子
- 334
- 经验值
- 2638
- 注册时间
- 2009-10-9
- 妈币
- 3000
- 帖子
- 334
- 经验值
- 2638
- 注册时间
- 2009-10-9
- BB生日
- 2002-11-23
|
五年级结束后的那个夏天,我与孩子们一起参加夏令营,一边开始整理这篇文稿,大家读着自己写的“书”,感觉很自豪!我们计划一直就这样写到小学毕业。
刚开始每周一篇的周记令学生和我都头痛;学生觉得是苦不堪言的一个包袱,而我评改时总是觉得枯燥乏味。每次周记交上来,我总是拖到最后才看,耐着性子看完,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剩饭重炒:写公共汽车上让座、写扶老人过马路、写借东西给同学,一个模式、一个面孔、干干巴巴;抄袭范文,有些学生觉得无话可写,就开始抄袭各种作文书,他们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老师不可能看完每一本作文书,于是就经常出现了这样的文章:“我们的学校在大山脚下……”,而我们的学校明明是在热闹的街道旁边;有一个女同学写道: “我正在冲凉(洗澡),爸爸推开门走了进来……”我读了都吓了一跳,还以为她爸爸有问题呢;还有的同学更有办法:这个星期写发语文试卷,过两个星期写发数学试卷,再过两个星期写发英语试卷,其中的内容如出一辙,也算是会“举一反三”了。
我通过与学生聊天,并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学生写不好周记的主要障碍是:学生觉得无话可写,他们没有养成观察和动手的习惯,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熟视无睹,学生心理上不够重视,他们觉得写得好坏无所谓,何苦花那么多心思呢;学生也不敢大胆地写,很多学生认为: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主张,怕老师对自己有看法,怕老师评讲时将自己的心里话暴露于广庭大众之下,在同学们面前难堪。
我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复地教育他们:“写周记是作文的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经常性地练笔,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积累素材,建立素材库;还可以留下美好的回忆,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美好的童年。”
我星期一就抓紧时间看完,将周记本发回学生,要求他们不要非等到周末才来动笔写,而是觉得某件事情有趣就马上写下来,我鼓励他们多写多记,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我手写我口”,不拘题材,不拘风格,不拘长短,只要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看法、想法就行,写得好就红星奖励,决不落空。
学生相信我,我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我与孩子们约定,周记可以由他们自己定为“一般”、“秘密”、“绝密”三个等级,“一般”就是无所忌讳,可以在班上点名公开讲评,“秘密”就是可以公开评讲,但不能说出作者的姓名 ,“绝密”就意味着只愿意老师一个人知道,决不外传,有了‘秘密等级’,同学们在周记里什么都敢说,评论班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对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苦恼和困惑,他们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噼噼啪啪倒给我。
学生向我奉出了内心感受,也希望得到理解和共鸣,我摒弃了通常的:“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中心突出”之类的评语,以一种“知心姐姐”的态度与他们交流,用平和、幽默、甚至顽皮的口吻与他们共享喜怒哀乐,对他们的善举进行赞扬,对不正常的心态进行疏导,在日常的小事中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有时候我的“评语”比他们的原文还长,仿佛一种“网上聊天”的感觉。
学生们写周记的积极性迅速高涨起来,有的同学以前每周一篇都很辛苦到现在一下子拿走四颗“红星”;我自己每逢周一迫不及待地看周记,因为其中许多有趣的见闻、见解。孩子们也急切地等待着老师的“回音”,师生感情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达伟在日记中写到:“写作文真难啊!我们又选题材,找资料,看参考书,又要起稿,改错字,誊正……一篇作文往往要几个钟头,而老师太不体谅我们,本周竟然布置一篇作文一篇周记!唉,快乐的周末又没有了。
我回道:你们的确压力很大,也很辛苦 ,可老师更辛苦 ,要先辅导你们如何审题,然后瞪大眼睛、半读半猜你们的“天书”。纠正大堆的错别字,揣摩你们的意思,发掘其中的‘亮点’,选出好的、差的文章进行讲评。你们每人写两篇,老师就得看一百多篇了呀!要不我们对换,我写作文,你来批改,好吗?”小家伙看了,一个人偷偷地笑了。
子钊在日记中写到:“我很烦——我们家搬家了,我真不舍得原来熟悉的环境和要好的小伙伴,总觉得新家不是我的家。”我开导他:“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要舍弃的和要接受的,人是在弃旧迎新的过程中慢慢长大和进步。你不舍得旧家,说明你是个很懂得珍惜的人,但男孩子不应该太多愁善感,积极地去接受适应新的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胡燕琦写她随母亲在市场买菜,看见无良菜贩欺负一个无辜老太太,她义愤填膺,“我告诉妈妈,以后再也不要买那个人的菜。”我添道:“老师坚决支持你的正义行动,我也决不买他的菜!”其实她在哪里买的菜我都不知道。
在学校的拔河比赛中,我们班输了,有些同学不服气,在日记中抱怨老师偏心,对手班人数多,我写道:“没有证据的事不能乱说,不然会影响两个班的团结,你迫切希望我们班胜利是爱集体的表现,但赢要赢得光彩,输也要输得坦荡,不失风度。”。
通过这些心贴心的交流,学生与老师的隔阂越来越小,很多话他们不愿意告诉家长,也不好意思但面对老师说,就选择了通过文字向老师倾诉的方式,周记本成了我与学生的‘交心本’,他们的笔无拘无束地伸向各个方面,越写越活,越写越好。
在学生们将我们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写得生动活泼的时候,我萌发了将这些内容串起来写成一本书的念头,于是我便开始整理积累下的资料,学生的文章要求他们反复修改,我再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写出来,初稿完成后,正好开始放暑假了,我将班上的一些比较有见解、写作能力较强的十几个孩子分期分批地约到我的家里,对整部书进行仔细的修改和推敲,大家往往争论得很激烈,孩子的思维能力比成人更少约束,一个人的点子又触发了其他人更好的想法。
几经修改,我们的书终于像模像样了,我开始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人来看,有曾经教过我们班的柯老师、卫老师,她们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共鸣;有学生的家长,最使我感动的是达伟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把这部书认真地研究了三天,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冒着广州的酷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到我们的学校,跟我分析这本书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每个人都写了两大页纸张的意见,并将他们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我;
我这本书定位是写给小学生读的,当然要请孩子来读,我在了一些外校的同龄的学生读,我的同事叶老师的女儿才上完二年级,一读起来竟然不肯吃饭和睡午觉,叶老师打电话来“兴师问罪”。
我这才有了一些信心。其实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是没有出版的价值,我也觉得付出了这么多的劳动值得,因为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都已经得到了很多很多的收获,我将把这部书稿复印六十份,发给每一个学生。
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接受我们!
两年来,孩子们几乎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白天我至少有2-3节课与他们在一起,其他时间也是在用文字与他们交流,回到家里,又忙着与家长沟通:家访、打电话。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普访一遍,我基本上做到了。感觉广州人都不是太喜欢人家到家里去,我可能是难得有幸去过那么多的人家:有的家庭很阔绰,有的家庭很拮据,有的家庭很温馨,有的家庭很阴森---
经常读到歌颂老师的文章,常常把老师形容的不食人间烟火般地崇高伟大,我总觉得好假,我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尽职的老师,我觉得自己做所有的一切的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像蜡烛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只是觉得在为孩子们忙碌的时候,心里是那么充实,充满了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