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意打断孩子
一天,周周和晓晓在小区花园遛鸭子,她们一会儿把鸭子放到小溪里游泳,一会儿带小鸭子在草地上跑步,一会儿把小鸭子装在小篮子里提着到处晃荡,玩得不亦乐乎。这下引来很多小朋友屁颠屁颠跟在后头,他们对这只小鸭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一个两岁的男孩,走路都还不太稳,却一心想提小篮子,他的爷爷总是阻止他,小男孩以尖叫来反抗。这时,周周把篮子递给了他。小男孩接过篮子,开心极了,提着篮子蹒跚地跟在周周后面走。期间我向男孩的爷爷了解到,孩子一直是奶奶带,孩子一岁八个月才会走路,现在才会说2、3个字的短语,还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
小男孩提着篮子,小心翼翼地走着,唯恐提不好篮子,摔着了小鸭子,脸上的表情是那么认真、那么专注,这对刚刚蹒跚学步的他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工作!儿童的正常发展来自于专注于某项工作,可惜爷爷根本不知道这一点。爷爷催促小男孩把蓝子还给周周,打断了小男孩的专注。小男孩哭了起来,这是他弱弱的抗争呢!我赶紧跟爷爷表明不要紧的,随便孩子玩多久,并示意爷爷不要打断孩子。爷爷忍耐了一会,终于又忍不住了,不断地催促小男孩把篮子放下并强行把小男孩抱了起来。小男孩终于爆发了,小脸儿憋得通红,愤懑得不行,大哭起来,小拳头雨点般砸向爷爷!
见这阵势,爷爷束手无策了,喃喃地说:“你怎么能打爷爷呢?听话,跟爷爷回家。”小男孩在爷爷的怀里拼命挣扎,大声尖叫不肯回家!见状我轻轻地对小男孩说:“宝宝还想提小篮子是吗?”小男孩点点头,我对爷爷说:“还让他玩一会吧。”爷爷无奈地答应了。我试探了一下小男孩:“爷爷回家,你和阿姨玩好吗?”小男孩说:“好。”居然头都不抬跟爷爷挥手再见!小男孩拿到篮子后马上平静了,小心翼翼地拎着篮子,蹒跚地向前走去......
以上的事例在我的身边随处可见,我目睹了很多孩子专注的行为被家长随意打断、随意阻止,我看到了孩子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所作的种种抗争,比如尖叫、哭泣、打家长等等,我能感觉到孩子的内心成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那种痛苦。家长们是全然体会不到孩子的痛苦的,他们还以为孩子任性、淘气、不听话!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完美的,他们心灵纯净、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全然没有成人身上的诸多毛病,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个自由、平等的生长环境,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环境里,自由地发挥他的潜能,他们的心理一定会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成长成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急躁、不专注,其实就是成人随意打断孩子、破坏了孩子正常发展的结果。
父母应该这样做:
给孩子的行为以尊重和理解,不随意打断孩子,一旦孩子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不应该打断他们,哪怕即将要吃饭,即将要睡觉。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孩子,不要干扰到他,仔细的观察孩子的表情、眼神和行为,试着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尊重孩子的任何一种专注的活动。孩子画画,我们应该把他视作画家在作画;孩子观察动植物,我们应该把他视作生物学家在研究;孩子在拆装玩具,我们应该把他视作工程师在工作;孩子在往水里扔不同的东西感受沉浮,我们应该把他视作科学家在做一项重大的实验!
[ 本帖最后由 周令瑜 于 2009-11-28 11: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