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什么
一位妈妈和我说,对儿子,我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他,可他好像并不领情。他要什么我都给他买,玩具堆在屋里都放不下,可是他每次玩不了多久就扔到一边了,没过多久又闹着买新的,买回来又不爱护,好好的玩具玩不了几次就坏了!还不能说他,我们一说他,他就对我们大喊大叫!动不动就哭闹,搞破坏,有时我们下班回家,想休息一会,看看报纸,他就在旁边捣乱,把报纸撕掉或者把我们从沙发上挤开,搞得我们不得安宁!还特别逆反,“不”字常挂在嘴里,讲什么都不听,偏要和我们对着干!这孩子是怎么了,我们都要崩溃了!
这位妈妈是不懂孩子的,她以为孩子只是需要吃好喝好玩好给他最好的就可以,殊不知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物质条件有多丰富,而是精神上的理解和关爱。为什么妈妈看报纸的时候孩子要不断捣乱?那是因为一天没看见妈妈了,他多么希望妈妈能陪他一起玩啊,而妈妈不懂,他只好通过捣乱来获得妈妈的关注!为什么孩子对玩具没太多兴趣而又闹着要买?因为这孩子白天是外公外婆带,父母较少的关注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他只好转移到物质上;而越容易得到的东西是越不懂珍惜的,所以他不爱护玩具。孩子和大人对着干,是因为大人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尤其是孩子的外公经常打他,得不到大人理解、动辄挨打的孩子能不逆反吗?
每一个孩子对精神的需求都远远大于物质,而大多数父母给予孩子的恰恰相反!那么孩子有哪些精神需求呢?尊重、理解、信任以及理性的爱和真诚的关注,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爱和懂。
先说“爱”,很多家长都会说,我很爱自己的孩子,让他吃好穿好住好,提供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总之最好的都给他了。但是为什么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孩子却并不领情?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并不懂得真正的“爱”孩子。
苗苗妈妈是大学老师,苗苗两岁多,有一次她和周周一起随着音乐自编自舞,动作笨拙但很可爱,居然跟上了节奏!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我赶紧抓拍下来,孩子的这些动作实在是太可爱了,苗苗妈妈边看边笑,苗苗好奇地问妈妈,在看什么呀?她妈妈说看你的丑样子呀!苗苗花一样的笑脸顿时耷拉了下来,眼睛里的亮光消失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我赶紧说,苗苗才不丑呢,你们跳得真好,好漂亮啊!苗苗妈妈肯定是爱孩子的,但她不懂真正的爱,无意中就把孩子给伤害了!
还有这样的妈妈,喜欢把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当着孩子面说某某小朋友好棒,会唱歌跳舞画画背诗算术,我家的什么都不会。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丝毫不顾孩子的感受。还有的妈妈要孩子好好吃饭,追着到处喂,孩子不想吃了,也要强迫孩子吃完,为了让孩子吃饱,好话说了一箩筐。孩子任凭家长怎么样劝说都不肯吃,家长脸色大变,打骂如暴风雨一般袭向孩子!顷刻之间“慈母”变成了“后妈”!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性的爱,不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合理的要求尽早满足,不合理的要求不管孩子怎么哭闹都不满足;建立一定的规则,让孩子懂得遵守、懂得约束;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不简单粗暴、打击和否定;给孩子自由宽松的空间,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不包办代替,相信孩子的能力;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选择。
再说“懂”,你懂你的孩子吗?她(他)的一哭一笑一举一动,她(他)的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话语,她(他)的淘气甚至是破环的行为......很多父母是不懂自己的孩子的,比如我们小区一个妈妈,总是抱怨儿子不会画画,怎麽敎都敎不会。我说孩子是不需要“教”的,周周画画我就没教过,她不相信。有一次周周和她儿子一起画画,周周画小人,先画圆圆的脸,再添上两个眼睛,然后再画嘴巴,最后是身体和四肢。她儿子跟着会画了,也是画个圆是脑袋,中间两个小圆球是眼睛,再画一道短弧线是嘴巴!她非常惊讶,简直不敢相信!
还有一些父母,看到孩子想去玩沙玩水就会禁止,担心孩子弄脏弄湿,有的父母见孩子把玩具或者工具拆开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先责骂……其实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会有她(他)的理由,我们不妨多多倾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次逛街,女儿总吵着要回家,怎么哄都不行,我蹲下来抱她,发现从她的角度看去,都是大人们的腿!这对她来说真是太乏味了!我赶紧对她说,逛街不好玩对吗,她说是的,我说那我们回家吧,她欢呼雀跃!倘若把她斥责一番或是打一顿,她该是何等的委屈!很多父母都曾经为孩子的任性和叛逆头疼过,对于其中原因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就是父母不懂得孩子,误解了孩子,长期的误解使孩子逆反,就算父母说的完全正确,孩子也不肯听了。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指出:成人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的误解越积越多。要真正的懂得孩子,我们就必须蹲下身来看孩子,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惊奇孩子的惊奇,感受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懂得孩子,学会真正的爱孩子,肯多花时间地陪孩子一起长大,养育孩子也不是那么难!
[ 本帖最后由 周令瑜 于 2009-11-24 14:5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