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18 | 浏览: 1866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小巫的书 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接纳孩子

[复制链接]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不知道你们拒绝她的时候她会怎样表现,还是她一哭你们就妥协?每次她要求抱的时候你们都会抱怨她,流露出不耐烦或者无可奈何的神态吗?如果你们对这件事情很焦虑,她会将这个行为保持下去的。不妨跟孩子爸爸取取经,看看他是怎么让女儿坚持走路的。平时你们还可以多带孩子出去奔跑、爬山、做体育运动,锻炼孩子的体能。走路的时候,察觉到孩子可能会撒娇了,就想办法跟她做做游戏,扮演小动物追逐或者赛跑,或者看谁走路姿势最好玩什么的。这样你不必直接拒绝抱她,而是巧妙地避开令人为难的境地。

关于第二种情况,孩子如果在幼儿园午睡两个多小时,回家肯定睡得晚。你们可以跟幼儿园协商一下,缩短孩子的午睡时间,不知道这所幼儿园能否接受这种提议?有些孩子觉多,有些孩子觉少,睡多少个小时倒不一定需要那么教条,只要孩子睡够了就行。规律的睡眠对孩子的健康很重要,最好晚上9点以前入睡。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耐心地等一等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我女儿今年3岁多点,上幼儿园也已经1年多了。她晚间睡觉时还是要大人陪着。我们在她身边,她自己在小床上睡。我想锻炼她自己一个人睡。应该怎么办?现在应该和孩子分开房间睡么?她的胆子很小。

对这个问题,不同学派有不同见解,我说说自己的看法,供你参考。我认为3岁多的孩子在入睡的时候需要成年人的陪同,是很正常的,不必急着改变她的这种习惯。如果你的孩子属于那种比较敏感的类型,怕生人、怕黑暗、怕独处,那就更不能着急让她自己睡觉了。在不影响你们夫妻关系的前提下,可以保持目前这种家庭房(family room)的状态,即孩子自己睡小床,你们夫妻睡大床。耐心等一等,等到孩子准备好独自睡觉的时候再让她搬出去。每一个孩子都会逐渐需要自己的空间,不必日夜都受父母的“监控”。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如果你想在培养孩子独睡的方面做一些工作,可以先给孩子腾出一间卧室,跟孩子一起布置房间,把她的玩具和用品都挪过去,也搭一张床在那里,告诉她这是她自己的屋子。平时可以引导孩子在那间屋子里玩,如果孩子还有午睡习惯,周末不妨让她在那里午睡,你们可能仍然需要陪伴她入睡。孩子逐渐熟悉了这间屋子,就会乐意多在那里消磨时光。当你认为孩子可以尝试在自己的卧室里单独睡上一夜时,不要一下子让她自己睡,而是陪伴她入睡;在一开始,如果孩子夜里醒来叫你们或者跑过来跟你们睡,不要在半夜她心情沮丧的时候断然拒绝她,而是耐心地接受她,把她带回小房间,陪伴她再次入睡。

这样,慢慢地等待她过渡到可以自己单独睡一夜、两夜、三夜……直至可以完全自己单独睡觉。即使到那个阶段,孩子仍然需要很多鼓励和支持。你们可以在一周挑出一两天来,比如周末,让孩子跟你们在大屋子睡。

每个孩子秉性不同,习惯独处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你们的作为。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晚上父母耐心的陪伴,都会让孩子在黑暗中感到更加安全。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不必戳穿“假话”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我的女儿4周岁,经常爱说一些假话,比如她要玩水,她爸爸不让,她就会很委屈地找我,说爸爸打她,不让她玩水。这算不算说谎呢? 我很担心。怎么才能改掉这个毛病呢?

这里所谓的“说假话”,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撒谎。这个年龄的孩子,并不理解说真话的重要性,也不理解说“假话”的道德意义。她只是利用家里的条件,服务于自己的目的。如果编一个小谎言能让她达到目的,那么这就是一样很有效的工具。你不必戳穿她,对她说教,而是温和地理解她:“哦,爸爸不让你玩水,你心里难过了,是吧?还对爸爸有些生气,是不是?走吧,咱们跟爸爸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意见,为什么不让你玩水。”而后你们三个进行一场平等的交流,如果真是不能做的事情,跟孩子说明白道理,也允许她表达失望和难过的感情。

另外,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不让孩子玩水呢?水多好玩啊,每个孩子都爱玩水。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关于儿童“撒谎”,我在《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里“孩子真的不会‘撒谎’吗”一章里有更加详尽的论述,这里摘抄一部分相关文字:

我们大家习惯上认为,儿童是天真的、纯洁的、无邪的,他们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思想,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喜欢谁就大声宣布出来,毫不顾及对方的面子;甚至童言无忌,敢于揭露“皇帝的新装”,因此他们肯定不会“编瞎话”。于是,对孩子说出来的话,我们往往坚信不疑。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皮亚杰说,撒谎的倾向是一种自然倾向,它是如此自发、如此普遍,我们可以将其当作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

根据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恩的研究,儿童直到七八岁,都不能完全陈述事实。他们并非要欺骗谁,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扭曲现实。

这种“撒谎”无关乎我们成年人心目中的道德理念,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他们的经验和记忆有限,会错误地诠释某个事件,也会为了博取成年人的关注而“捏造事实”;另外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性,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顾及事实真相,以为成年人不知道,就没什么大不了,比如当他打碎了碗,会告诉妈妈是小狗狗打碎的,以此来保护自己。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既然他们不能区分“事实”和“谎言”,他们也就不知道说真话的重要性,更不明白“撒谎”的严重性。

给家长的建议:

1.切记,成年人眼中的“实话”和“诚实”,幼儿不一定能够理解得了。面对孩子杜撰的话语,不要一味地批驳为“谎言”。假如我们所有的人只能说真话,那么世间所有的童话、故事、小说,都是在“撒谎”啰。

2.当孩子的叙述和事实不相吻合时,不要急于结论他在“撒谎”,站在他那个角度看一看,他这样说,是不是有很好的理由?比如,假如他“吹牛”了,那么,他是不是希望自己能够飞翔?是超级英雄?比其他小朋友跑得快?老师表扬了他?

3.当你发现孩子为了逃避责任而编了“瞎话”时,不要急于揭穿他,更不要刑讯逼供。给他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帮助你收拾“残局”,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事件本身,而不是你的情绪反应上。

4.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即便“闯了祸”,说出真相来,并不会给他带来灾难。当孩子确认说实话没有坏处时,他们会本能地更加乐意做一个诚实的人。相反,如果他认为说实话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不如掩盖事实更能让他逃脱,那么他就不会自动选择诚实了。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5.向孩子探索事实真相,是一门需要掌握的技巧。记住,你问话的口气、态度、声调,都会影响孩子的回答。孩子会说出你所期待的答案,因为,对于他来说,讨好你,或者摆脱受讯的折磨,比所谓的“真话”更加现实。

6.如果你发现孩子的确经常“撒谎”,那么在评判孩子有道德问题之前,最好反省一下:是不是对孩子过于严厉?是不是让孩子感觉到撒谎的必要性?

7.当孩子承认事实时,不论他所承认的“错误”有多么严重,都不要再惩罚他。鼓励孩子拥有诚实的品格,比惩罚他打碎了珍贵的花瓶,更加重要。

8.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不仅要做到对孩子坦诚相待、从不撒谎、言而有信、遵守诺言,也要在孩子面前对所有的人都做到以上这几点。

最后,千万不要逼迫孩子承认错误。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愿意在家长面前承认自己做错了,让他们进行口头检讨,是极大的羞辱。不要为了满足自己成年人的尊严感,而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不要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我是一名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孩子现在5岁零3个月,也在我们这所幼儿园入园。每天我是早上8点上班,孩子则是9点由外婆送入园。但他入园后就不让外婆送入班,而是强烈要求我送进班,我也会尽量地满足他,也是在他的要求下,我和他的告别仪式特别长:要抱7下,举4下,亲7下,飞吻9下,这一连串的动作完成后他才会不舍地一步三回头地进入教室。

可到了小朋友做操或下来进行户外活动时他就会跑到我的办公室里,要求我陪他玩或做早操,如果我拒绝他,他就会呆在办公室里不愿意走,并且还打扰我的工作。中午吃饭时他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块吃,总会自己拿着碗走到教职工这边来和我坐在一起吃,下午接送孩子时,孩子总要求我第一个接,可孩子放学时我们还没下班,接他下来他就会打扰我的工作,如有家长咨询我园内的事情时他还会大声说:“你不要和他说话,你只能和我说话。”如果我不理他的话,他就会尖叫。如果我最后一个接,他就会说,我不再爱他了,别人的家长都接走了。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尊敬的小巫老师,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的我实在不知如何处理。我试过告诉他请他不要打扰我的工作,但一天的时间像他做操、吃饭、接他等全部加上的话我起码要说上N次“请不要打扰……”,而且我发现我这样做了之后,孩子就会表现得很沮丧,感觉妈妈总是在拒绝他,会认为我不再爱他了。可是如果我不拒绝他,我就完全被他控制住了,每天要和他腻在一起,我也根本没办法工作,没办法面对家长,我到底该如何处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关于你的问题,我特地请教了一些幼儿园的管理人员,询问了相关的行规和具体的操作规则。的确有一些幼儿工作者是跟孩子在同一个幼儿园,业内的规则是,孩子不应该在妈妈执教的那个班里,而是应该在另外一个班。这项规则不适用于你,因为你是管理人员。

不过,相通的一点则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必须给孩子树立行为准则,并且严格遵守。在你工作期间,孩子绝对不能打搅你;在孩子应该和小朋友进行活动的时间内,他也绝对不能搞特殊化,离开集体来找你;在你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他不可以打断你,更不可以阻止你和家长的谈话。其实,即便不在工作的场合,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也不能蛮横地打搅你,如果有急需你关注的事情,他必须有礼貌地说:“妈妈,对不起,请你先来看看我这里……”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你工作的意义和要求,他认为既然你在那里,就应该每时每刻都能马上关注他。如果你拒绝他,他的确会感到沮丧和难过。这时就看你自己内心的感受了:你认为孩子遭到妈妈合理的拒绝感到难过,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还是每当看到孩子难过的样子,你于心不忍,感到十分内疚,乃至痛苦万分?如果是后者,那么你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调整自己,和孩子划清心理疆界,不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让自己能够坦然面对孩子的伤心。

你可以先和孩子共情:“看到妈妈,却不能让妈妈陪伴,的确让你感到沮丧。其实妈妈心里也希望能够时时刻刻陪伴你。”其次跟他讲讲道理:“妈妈工作期间,不能受到打搅,否则妈妈就做不好事情了,这样会令妈妈感到很烦恼,同时对其他小朋友、对他们的家长来说是不公平的。工作就是工作,你工作的时候,妈妈也不能打搅,对不对?”同时对他确认:“妈妈在工作期间不能陪伴你,并非意味着妈妈不爱你了,妈妈永远都爱你。相信妈妈的爱,即便妈妈不陪伴你的时候,妈妈的爱也在陪伴你。”最后可以给他一个选择:“如果你总是打搅妈妈,那么妈妈只好让你去另外一个幼儿园了。你愿意每天看到妈妈呢,还是等妈妈下班之后去接你?”

另外,你需要在业余时间多陪伴孩子,多跟他进行亲子沟通。孩子的安全感可能建立得不够牢靠,也许是因为你总是感到愧疚吧。

执行规则的时候,你需要同事的配合。大家的意见要统一,态度也要坚定而温和。孩子“闹”几次之后,看到妈妈和老师都坚持原则,就会自觉遵守规定的。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大人放开了,孩子才放得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女儿是我的最爱,因为她是我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才怀上的,我很爱她。为了她我辞去了工作一直把她带到1岁,然后就把她送到了幼儿园,因为我认为这样对女儿的独立有好处。

几年来她都一直和我睡,早在读小班的时候我就要求她自己在一个房间睡,她说自己还小要等到上中班才自己睡,我就随着她;到了中班,她又说大班才自己睡,我仍随着她;到了大班,她又说要上小学才自己睡,我仍然随着她。

今年9月她就要上小学了,我专门装修好一个房间给她,但是她仍然不能一个人睡,无论多晚都要等我。平时,她也很爱缠着我,无论什么事都要找我,从来不找别人,甚至她的爸爸。我经常跟她说,你已经长大了,要有自己的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了,有些事情还要学会自己去处理,不能什么事情都找妈妈。但她依旧是老样子。我想尽了很多方法(包括打、骂、恐吓)都无法改变,我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我把她宠坏了?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我想,你说的第一句话“女儿是我的最爱”和最后一句话“是不是我把她宠坏了?”已经道出了问题的根源。这两句话互相关联、互为因果。你对女儿的爱,已经超出了有利于她健康发展的范围,不是在满足她作为一个儿童的需求,而是在满足你作为一个妈妈的心理需求。从你的描述,我有一种印象,其实并非你随着你女儿,并非她不肯独立,而是你舍不得让她独立。你需要她依赖你,这种心理需求十分强大,而儿童为了满足父母的心理需求,会牺牲自己的发展,来迎合父母。你女儿对你的纠缠,恰恰迎合了你内心对她的期待,尽管在表面上,你会坚决否认这些期待的。

你经常告诉女儿“你已经长大了,要有自己的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了”,我建议你先问问你自己:女儿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时时处处都由我来插手,而是需要独立了,我内心真正舍得吗?除了照顾女儿之外,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吗?我给丈夫的关注足够维系一个健康的婚姻关系吗?当我鼓励女儿独立的时候,是鼓励她独立解决她这个年龄力所能及的事情吗?还是随着我的心情,乐意帮助她的时候就一切包办,感觉累了烦了的时候就借着“独立”的名义把她推开?我自己对于“独立”有什么样的定义呢?我是不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呢?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十分关键。也许你是因为恐惧自己内心对孩子的依赖,也许是因为其他同龄孩子的独立使你感觉不安,而强迫自己的孩子独立,那么孩子很难真正地脱离你,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如果你不是一个独立的人,那么孩子会模仿你的行为和个性,因为她没有其他榜样可以参照。所以你需要首先面对自己,解决你内心的依赖性,对孩子,做到真正地放手,并且帮助她逐渐地学会自理自立。

打、骂、恐吓孩子,并不能促使她独立,而是会适得其反,孩子以为你要抛弃她而死死地抓住你不放,更加卖力地曲意逢迎你,以期得到确认你还是爱她的。她找你,你愉快地接受,然后跟着她,在一旁鼓励她自己做一些事情,她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你真诚的赞赏。耐心一些,允许她以自己的速度,慢慢地独立。

以独立入睡为例,你可以让她先每周自己睡两天,你每次陪她入睡后再离开。尔后逐渐增加她独立睡觉的天数,直到她可以大部分时间自己睡,每周末可以“奖励”她跟你睡一晚。

我再次强调,这些“办法”不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你的内心。你先调整自己,然后再去调整家庭作息。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第六章 性别,儿童与生俱来

引子

相信所有的父母在孩子来临之时都会面临这样一个探询:“男孩还是女孩?”生男or生女对父母乃至其分别的原生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有些家庭甚至在怀孕前就采取措施,希望通过人工干预选择孩子的性别。

的确,排除极其偶然的染色体变异,所有的宝宝还在娘胎里就已经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性别。不是男孩,就是女孩。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质,我们作为父母,难以选择也无法改变。

男孩和女孩在生理方面有差异,在性格方面有差异,在行为方面有差异。今天我们笃信人权上男女平等,但并非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或者抹杀男女之间天然的差异。恰恰相反,我们更加需要认可并且研究这些差异,因材施教,对待不同性别的孩子,给予适合他们性别的养育。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同样的,所有的孩子在降生的时候,都会面临至少两个成年人——父亲和母亲,男人和女人。包括单亲家庭,父亲即便不在场,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和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带有天然的性别差异。母亲与儿子,母亲与女儿,父亲与儿子,父亲与女儿,都会形成符合他们性别特色的个性化关系。

孩子从同性父母那里学习怎样做有性别特色的人,也就是说,女孩子从妈妈那里学习怎样做女人,男孩子从爸爸那里学习怎样做男人。同时,他们从异性父母那里看到异性的榜样,从父母的互动模式那里学习怎样处理婚恋关系。在他们成年之后,潜意识里会以父母为参照寻找相应的配偶。简言之,父亲是什么样,直接影响女儿将来寻找什么样的丈夫;母亲是什么样,直接影响儿子将来寻找什么样的妻子。无论翁婿或婆媳相似与否,正面心理指向与负面心理指向都是受到异性父母无形的影响。

那么,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不能忽视这些因性别而带来的特色。即便我们不愿意面对一些涉及“性”的话题,孩子的自然发展机制也不允许我们对其视而不见。当孩子脱离尿裤、可以控制排泄的时候,即两岁左右,他们开始对“性别”发生兴趣,要弄明白男女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关系当中,尤其是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等之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他们也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做出让成年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难为情的举动。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事实上,儿童在一开始对“性”的探索,更多牵扯到“性别”之差,而不带有男女性关系的意味。我们成年人往往不能恰如其分地理解他们,往往把他们想“歪”了,尔后端着道德评判的架势去教训他们。

对待孩子关于“性”的问题与行为,我们既不能扮演鸵鸟,视而不见,也不能扮演清教徒,压制打击,而应认真做好他们的引路人,坦然面对,让他们感到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的、充满爱意和温馨,而不是肮脏的、下流的、充满羞耻和罪孽。我们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婚恋关系,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性”福。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孩子的发展过程充满个体差异。有些孩子性意识觉醒得早,有些则晚一些。孩子性意识的觉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因为我们会将自己潜意识里对待婚姻满意与否的态度,直接带入我们对待孩子的养育行为里。因此在面对孩子涉及“性”的举止时,不要仅仅想着怎样去应对孩子,而是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的婚姻,以及自己对待异性、婚姻,以及性的观念和态度。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怎样处理孩子吃奶摸生殖器的问题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我的孩子现在一岁半,还在母乳喂养,不过他在1岁左右每次吃奶的时候就摸自己的生殖器,我知道不能强迫他不摸,每次都是引开他,让他跟我拍拍手,可是下次他还是会摸。

另外,从半个月前开始,孩子吃奶的时候会拿着我的乳头看半天再吃,有时候也会试探着咬一下,同时他还会吃着一边的奶,另一只手揪着另一边的乳头,这让我很不舒服。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阻止他,后来因为我很不舒服,我就每次喂奶的时候自己用手捂着另一个乳房,让他摸不到,但是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我的孩子这样?是不是在他这样的时候应该断奶?我很想喂到他2岁,可是这个问题又让我很矛盾……

我推测你的孩子是穿开裆裤的,否则他不会接触到自己的生殖器。所以戒断这个行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穿开裆裤。如果孩子尚未自知大小便,请给他戴上尿布或者纸尿裤;如果孩子已知大小便,则给他穿上封裆裤。一旦生殖器不再暴露于外,他也没什么可把玩的了。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关于第二个情况,我有一些不明白:你每次喂奶的时候,两个乳头都暴露在外吗?一般来说,给学步儿喂奶,妈妈撩起一边的衣服就行了,如果做得隐蔽,旁人什么都看不见,更遑论让孩子揪到另一边的乳头了。对于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把衣服整理好,让孩子摸不到就行了。

至于是否让孩子摸妈妈的乳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我个人的意见是:乳头是妈妈身体隐私的一部分,在一段时期内,是孩子的“口粮库”,但绝对不是孩子的玩具。孩子需要学会尊重妈妈的身体,进而学会尊重自己的身体、尊重别人的身体,就不能随意地把玩身体的器官。我一般建议妈妈坚决制止,不许孩子触摸玩弄。尤其是妈妈感觉很不舒服的情况下,更是要制止孩子的动作。

我想,只要你做好上述几件事,就不必给孩子断奶。

关于孩子对生殖器的好奇心,摘抄《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中的相关文字,供你参考: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1.杜绝开裆裤、禁止未到时期强行把便,以免引起生殖器受损。暴露生殖器既不卫生又不安全也容易污染环境,不利于让孩子从小建立对自己身体隐私部位的尊重。随手可以触摸到的生殖器,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好奇,也不易制止他们抚摸玩弄。

2.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发现”自己的私处之后的一段时期内,都会饶有兴致地抚弄它,因为这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触摸这部分会让他们有感觉,所以这是很正常的行为。来自家长任何过激的反应——呵斥、训骂或者打掉孩子放在器官上的手——都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让他/她更加念念不忘自己的生殖器,并且产生羞耻感,甚至对孩子将来的排泄行为与性生活遗留长远的心理问题。

3.建议父母对孩子抚弄生殖器的行为采取接受和平淡的态度,可以平和地告诉他,这是你的###/小便处,是撒尿用的,但它不是玩具,而且比较娇嫩,所以不要玩弄它,以免弄坏了或者弄脏了。只要家长态度得当,孩子就会把它当作眼睛鼻子这样的器官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Rank: 20Rank: 20

帖子
7228 
经验值
35931  
注册时间
2008-3-19 
智慧地面对宝宝的游戏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女儿两岁半,近来喜欢穿我的高跟鞋,我每次上洗手间都要跟着我去玩水。还喜欢穿和我一样的衣服,扎一样的辫子,问我有没有毛毛。自从她愿意站着淋浴,我就让她和我一起洗澡,她看到我身上的一些毛毛,还问我她自己有没有毛毛。有一天她竟然指着外婆的私密处问外婆有没有毛毛哦,搞得外婆好难为情。前两天她竟然弄两个乒乓球放在胸前说是奶奶,要我们吃。

这些行为需要专门去引导吗?如果需要应该咋引导啊?

首先请你放心,你女儿的这些表现是符合她年龄段的正常行为。一般来说,孩子在2—3岁开始注意到人的性别,开始关注两性之间的外表差异,也开始探索自己(有时包括别人)的生殖器,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大小便,从而脱离了尿布或者纸尿裤。以前他们摸不到自己的生殖器,现在则垂手可得;以前对隐私部位的感觉不那么显著(因而无法控制大小便),现在这个部位的括约肌已经趋向成熟,感觉也更加灵敏和强烈,因此孩子们开始对这些器官发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是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与父母分离,他们开始关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比如血缘关系、婚姻关系这些与他们关联最密切的关系等等。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巫的书 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接纳孩子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