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01 | 浏览: 2584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作为家长的你,请说说受益过的早教类书籍?

[复制链接]
金金 该用户已被删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534 
经验值
9841  
注册时间
2009-4-26 

回复 41楼 的帖子

哦,这位热心妈妈介绍的是给孩子看的早教书籍。
也不错!值得借鉴参考哦!!!
希希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133 
经验值
6818  
注册时间
2007-4-11 
BB生日
2006-10-12


   
原帖由 月亮河里的宝宝 于 2009-6-23 23:44 发表
小巫的全部看了,不错,第一本建议没生时就看,哪样的话收获就更大了

其实还看了不少,楼上说的哪些,大约都看过,但觉得触动大,能共鸣的就是小巫了


完全同意!小巫现在是我的偶像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534 
经验值
9841  
注册时间
2009-4-26 


   
原帖由 金金 于 2009-6-26 14:34 发表
我也看过爱和自由,不错



我正在看《爱和自由》,一开篇的引言就很让我震惊!“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我觉得如果父母能真正做到这句话,那就已经足够了。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534 
经验值
9841  
注册时间
2009-4-26 


   
原帖由 myvickie 于 2009-6-26 14:42 发表

完全同意!小巫现在是我的偶像



哦,又一位认同作者小巫的书籍的。
做父母的你,看了小巫的书籍了吗??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534 
经验值
9841  
注册时间
2009-4-26 
期待更多热心家长的热情分享,让更多的父母们受益哦!!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534 
经验值
9841  
注册时间
2009-4-26 
顶!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29 
经验值
737  
注册时间
2007-5-14 
BB生日
2003-12-18
台湾李伟文<教养可以这么浪漫>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18 
经验值
115  
注册时间
2009-4-27 
BB生日
2006-03-15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

Rank: 10

帖子
41 
经验值
349  
注册时间
2006-5-21 
最近在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很不错。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534 
经验值
9841  
注册时间
2009-4-26 
继续期待热心MM来热情分享。
浮云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21 
经验值
1701  
注册时间
2008-3-21 
BB生日
2007-11-17


   
原帖由 冠成妈妈 于 2009-6-23 15:27 发表
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我正在看,是电子版的。看到2岁孩子的案例之后就没看了。整体来说就是告诉我们家长,孩子每个行为都是一个敏感期的过渡,做父母的不要去加以阻拦,让其正常发挥出来就好。现在家长也好,幼 ...


可不可以分享一下电子版啊,我的邮箱zj6642@yahoo.com.cn,多谢!
浮云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21 
经验值
1701  
注册时间
2008-3-21 
BB生日
2007-11-17
我也是看小巫的“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看了两遍了,每次都觉得很有启发
两条平行线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987 
经验值
7242  
注册时间
2009-3-23 
我也推荐小巫的书,几本我都看了,还不止看一次,因为实在很好。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760 
经验值
4557  
注册时间
2006-5-14 
BB生日
2006-04-30
自宝宝出生以来,我也看了不少有关育儿方面的书籍,其中最受启发的是以下这些:包括冯德全 〈三岁缔造一生〉、〈阅读点燃智慧〉、〈假期重于学期〉、〈玩得好学得好〉、〈让孩子快乐成长〉(在看)
孙瑞雪  〈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
李跃儿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小巫    〈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做主〉、<和孩子划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接纳孩子〉(在看)
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方面,可参考孙瑞雪、小巫、李跃儿等人的理念,但结合埋中国的国情出发,冯德全的早教理念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把这几个人的理念互相结合再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一下就是自己的理念了。
我最近还在找一本叫《定给妈妈的佛法书》,看过简介觉得还不错,不过还未看。
我觉得看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孩子的特性,体谅关怀和爱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才会成为有用的人。

[ 本帖最后由 ambers 于 2009-6-29 12:21 编辑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300 
经验值
1930  
注册时间
2006-9-20 
BB生日
2007-06-24
学习学习再学习!!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534 
经验值
9841  
注册时间
2009-4-26 
我今天静下心来看《卡尔威特家训全书》,很有感触!发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很多做法和思想,都是来源于此书。而且真敬佩这个老卡尔威特,能在19世纪就有那么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把儿子培养成天才,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觉得此书很值得看阅。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534 
经验值
9841  
注册时间
2009-4-26 
继续关注和期待你的参与和分享。
小猪妈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565 
经验值
3344  
注册时间
2009-6-22 
BB生日
2007-01-09
我有电子版的<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和孩子划清界限>
<窗边的小豆豆>
<倾听孩子>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
<童年的秘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下边这些书可以有选择的看,因为有些书差不多一个意思
蒙特梭利《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爱和自由〉
巴豆〈孩子,我应该这样爱你〉
黑柳切子〈窗边的小豆豆〉
吉若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小巫《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和孩子划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20 
经验值
115  
注册时间
2008-7-20 
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非常有意思,这本书完全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讲述孩子的内心世界。  小豆豆因为爱讲话,爱有小动作,在一年级就被老师劝退学。 后来在巴学园,受到了校长的尊重,让她一次说个够;在废弃的公交车做成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课程开始一天的学习,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里面的很多细节,现在我想起来还忍不住大笑。跟我女儿分享豆豆把钱包掉进粪坑那一节,她也笑得直不起腰。  豆豆的钱包掉进粪坑,她很焦急,因为那是她珍贵的礼物,她一定要找出来。她在粪坑的出口,用力地扒粪;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在找钱包;校长说,哦,那你要记得把粪填回去哦。 小豆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找到钱包,可是在挖粪的过程中,她已经忘了掉钱包的痛苦了;当她把粪填回去的时候,她觉得很充实,至于钱包是否找到,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的孩子在碰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很多是纠缠在痛苦中,把痛苦放大,代之以哭闹,砸东西等;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平复内心的失落和痛苦,那么他们收获到的不仅是内心的平静,更是培养了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一点个人感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作为家长的你,请说说受益过的早教类书籍?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