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3
- 帖子
- 1253
- 经验值
- 7585
- 注册时间
- 2007-3-19
- 妈币
- 8739
- 帖子
- 1253
- 经验值
- 7585
- 注册时间
- 2007-3-19
- BB生日
- 2005-00-00
-
♦♦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
♦♦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不知为何在郭教授的QQ网博客上找不到了,倒是在他已经停止更新的新浪博客上有。汪惠迪是谁?目前的身份在标题上,以前则是当年宁铂和谢彦波等神童的少年班的班主任。文章转载如下:
1、 少教多学
去年8月22日晚,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演讲时重申,双语政策仍然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同时指出母语课程和教学方式须要改进,学校应当营造有利于华文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拥有更大的空间发掘自己的才华。
最后,李总理说:"我们少教一点,学生就能多学一点。"如今,在新加坡教育界,"少教多学"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学校和教师纷纷行动起来,探讨如何"少教",而能让学生"多学"。
2、 "少教多学"并非新理念
"少教多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在《大教学论》里就批判了当时学校的种种弊端,认为它们是儿童才智的屠宰场,只知道死记硬背,传授的全是一些无用的知识,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违背了自然的秩序。
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从此以后,三百多年来,在第一线教书的教师,或专事研究教育的学者、专家一直在苦苦地思索,孜孜地追求,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夸美纽斯的理想变成现实。
笔者出身于教师,在中国大陆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深切地体会到,每一次教改对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从1984年起,笔者在新加坡客居了十余年,最近几年都有幸与新加坡的教师接触,深为他们敬业乐业、勇于探讨、大胆实践的专业精神所感动。今年6月学校假期,笔者到狮城时,发现教师们最关心和议论得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少教多学"了。
一般人都认为教和学成正比例,学生要多学,教师就须多教。然而事实却是那样地无情,教师辛辛苦苦地教了,学生非但没有照单全收,反而七折八扣,所得无几。更有甚者产生了厌学或拒学情绪,有的因而远走他乡。在这种情况下仍要"少教",学生所得岂不是微乎其微了?"我们少教一点,学生就能多学一点",该不是天方夜谭吧?笔者认为,李显龙总理所提出的要求是有的放矢的,关键在于如何实行。
3、 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而设计
最近,笔者阅读了一些资料,颇受启发,愿将有关专家的意见摘要转述如下,并结合着说一点自己的看法,供新加坡的教师们参考。
原来"少教多学"并不只是一个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也并不只是对某一门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已,它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教育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有位研究教育的专家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得依靠生命本身。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潜能无限,并能由此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因此,这位专家提出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他把这种体系叫做"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强调儿童是教育的真正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生本教育所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当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所以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的课程、教材、教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法等等均需因国情、地区或学校性质之不同进行改革。经过在100多所学校、历时五年多的实验,这位专家发现学生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实验班的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敏捷和活跃方面,在搜集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水准方面,都大大地超过了对比班或平行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的自信心、成功感及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也都令人惊喜。
实验与研究的初步成果表明,生本教育反映了教育的本体本质和生命本质,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立场和教育的根本规律,使教育从复杂回归到简单和自然。
4、 生本教育核心是感悟
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论者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感悟,认为感悟不仅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而且是重要结果;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读和做,缓说破。"用这种方法去促使儿童的感悟。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强调要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
就小学华文教学而言,基本思路是:早认字、大阅读、大感受,以阅读为中心,推动听、说、读、写。"意义识字、推进阅读、以读引读,以读引研,以读引说,以读引写,全面提高"。让学生尽早进入阅读的原因是,阅读可以使儿童建立意义世界。在意义世界中,儿童同有生命的知识打交道,将能极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原有的知识,使学习成为自觉学习。正是这种能进入意义世界的吸引力,使儿童克服认字的枯燥感,从而积极参与大量识字的活动。
此外,生本教育对学校的管理,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家长的地位与作用,对考试的评价等,也都作了精辟的阐述。
看来,"少教多学"并不能只要求某一门学科例如华文科单枪匹马、孤立地进行,学校所开设的主要课程,例如数学、英语等也都应当实行"少教多学"。而无论哪一门课程实行"少教多学",都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
|
回帖推荐
雨精灵 发表于5楼
查看完整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将失去生活的最大乐趣。”
名人的语录对生本教育的理念"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学生身上,学比教重要,教要皈依于学。"也做了很好的诠释.
九月微凉 发表于10楼
查看完整内容
古人的中文水平最高了,古人的学堂是单调的“读”书开始的,内容完全不教,一起摇头晃脑的在堂上朗读,最后等孩子长大了顿悟,就会了。
不如我们试试复古,直接学背古书。
明·威妈咪 发表于11楼
查看完整内容
骏爸精神可嘉,为我们这些华阳的生本家长提供了很多资料,我对生本也是很有信心的,生本班的孩子不是几个拔尖的优秀,是大部分都很优秀,据华阳对面的那栋楼的同事讲,他们那栋楼读华阳的孩子学习都很好,是普遍的好,小学4、5年级的阅读水平相当于高中了。
kittyhh 发表于14楼
查看完整内容
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等到上小学才抓有点迟了。应该在幼儿园阶段就把小孩看书的习惯培养得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一天不看书就不行。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本教育还是师本教育,小孩都能适应,他已经有自学的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