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77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其他 ]

治疗孕妈妈妈的皮肤问题

[复制链接]
魏俊羽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帖子
13197 
经验值
103044  
注册时间
2008-12-16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6:5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最甜蜜的受损:妊娠纹
【形成原因】

    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一天天长大,妈妈的腹部也随之越来越膨隆,当超过了皮肤弹性的限度时就会导致皮下组织纤维和胶原蛋白断裂,于是便产生了妊娠纹。

【中医指点】

    1、从怀孕初期即可选择适合体质的乳液、按摩乳,在身体较易出现妊娠纹的部位,勤加按摩擦拭,以增加皮肤、肌肉的弹性以及血流的顺畅。

    2、怀孕期间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动物蹄筋和猪皮等,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3、怀孕期间,经常使用按摩乳涂抹在容易长妊娠纹的部位就能有效地预防妊娠纹。

    4、生完孩子后,洗澡时用毛巾对腹部、腿部进行揉洗,再将温热的牛奶涂在肚皮上,用双手从里向外揉。最后再涂上纤体紧致霜,能收紧皮肤,并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我们的肌肤每天总会有意无意地遭遇到一些损害,有些也许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却是不得不面对的,唉……如果能提前掌握它们出没的行踪以及对起因有所了解,那就能够从容面对,并且在第一时间加以修复了吧!


最醒目的受损:黑眼圈

【形成原因】

    如果只是短期出现的黑眼圈大多与饮食不正常、作息时间不好、卸妆方法不当有关;如果是长期的黑眼圈,则与先天遗传、色素沉着和眼皮老化松弛等情况有关。

【中医指点】

    1、几片新鲜的黄瓜外敷在浮肿的眼部,方法简单,但效果却不错哟。

    2、取黑木耳50克,红枣10个,红糖100克制成养生汤饮,早晚各服一次,有消除黑眼圈的效果。

    3、按摩丝竹空穴、太阳穴,能缓解黑眼圈。眉尾部分稍稍凹陷的部位就是丝竹空穴,用中指慢慢地、轻轻地向内侧推揉;眉梢和外眼角连线处的向外1厘米就是太阳穴,用中指按住穴位轻轻向脸部中央推揉。
    4、用小方巾浸透冰水,拧至八成干,折叠成长条形置于眼皮上,也能很快消除黑眼圈

最无奈的受损:小雀斑

【形成原因】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很容易从父母那里获得,夏季日晒后加重、冬季减轻,常常表现为淡黄色、黄褐色或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色素沉着斑点。

【中医指点】

    1、取柠檬1片加冷开水,放入数颗桑葚粒和几茶匙桑葚汁调匀,饮用此茶肌肤细腻,黑斑渐淡。
    2、洗脸时,在水中加1-2汤匙的食醋,能减轻色素沉着,可帮助消除雀斑。

    3、用干净的茄子皮敷脸,一段时间后,小斑点也会变得不那么明显。

    4、每天喝一杯西红柿汁或吃一个西红柿,长期坚持也能有效淡化雀斑。

最灿烂的受损:日晒斑

【形成原因】

    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女性,本身的身体缺乏B族维生素,加上阳光中紫外线的刺激,初期皮肤会发红、发痒,继之出现分布弥漫、边界不清的色素沉着。

【中医指点】

    1、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包括肝、豆类、硬壳果、乳制品、绿色蔬菜、鱼、花生等,要注意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维生素,不耐高温,容易被碱所破坏。

    2、如果晒斑症状严重,可用西瓜皮轻擦患处,有消肿、消炎、止痛的功效。

    3、将2个土豆洗净、去皮,放进榨汁器中榨汁后倒入干净的碗里,再倒入1/3的鲜牛奶,制成糊状,作为面膜敷在脸上,20分钟后洗净。不仅可以美白嫩肤,而且可以减退夏日晒斑。

    4、将生核桃9克,绿豆9克,滑石9克,分别研磨成细末,再打入蛋白1个,搅拌均匀后,薄薄地均匀抹于脸颈部,20分钟后,等敷料八分干即可将敷料去掉,用温水将脸洗净,每周1-2次,可润燥养血,淡化肤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治疗孕妈妈妈的皮肤问题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