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32 | 浏览: 3097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生本教育为何取消平时考试?

[复制链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573 
经验值
3015  
注册时间
2007-9-2 
BB生日
2002-10-28
TO 楼上
华阳在广州小学各个学科的竞赛成绩不错,同时获取奖项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来自生本班,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学得出色的孩子,基本上都来自生本班,如果是是比较开放创新非传统家庭的孩子大可放心的选择生本班。

我觉得如果说出上面这样的话,说明妈妈还是不具备"生本"的思想,还是传统教育的观点,是成者英雄败者匪的观念.为什么一定要用"在广州小学各个学科的竞赛成绩不错"来衡量呢?如果华阳没有人获奖,那你是不是要否认生本教育呢?那华附获奖人数更多,是否意味着传统教育也值得肯定呢?这个逻辑很奇怪!

我觉得天河区天河北一带,外来的精英比较多,小孩整体素质比较高,与是否生本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恰巧有间学校喜欢宣扬生本教育.即使这间学校是传统教育,一样是优秀的学生.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069 
经验值
5835  
注册时间
2007-4-11 
还没看完,感觉这位爸爸真的是理解了生本的含义。对应试环境下的孩子来说,生本真的是保持孩子持续学习能力、不破坏其创造性的法宝。

也理解你对生本的推崇,知道是好东西,当然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获益。我也曾经在这里推介过,不过没你这么具体。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原帖由 mountie 于 2009-6-5 16:11 发表


呵呵,郭思乐教授不给我钱,我怎么给他做广告。

见到好的东西,和大家分享而已。如果这叫“做广告”,那就算是做广告吧。

其实,本版有很多生本家长的回帖,分散于众多的帖子中,有的家长说过一次就不再说 ...



我想楼主也不是打广告的。

因为楼主没有广告人的业病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069 
经验值
5835  
注册时间
2007-4-11 


   
原帖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6-4 16:49 发表



呵呵,你去看看大学论坛的辩论,这些人都是从“满堂灌”的过程中一路走到可以走上精彩辩论台的。

没有料,敢讲的就是扯淡;

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到水到渠成的时候,自然不会不敢发言。



那只是一部分精英,而说到教育,应该更多地从普遍情况来讲。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原帖由 小诸葛之母 于 2009-6-5 16:17 发表


那只是一部分精英,而说到教育,应该更多地从普遍情况来讲。



我就是觉得生本不适合普遍情况,特别是低年级。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667 
经验值
3663  
注册时间
2008-12-22 
BB生日
2003-03-26
其实读生本教育的家长不一定非常抵触传统教育,只不过社会越来越开放,大家的选择越来越多,即使在华师附小,坚定的不让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的家长也有相当的比例。这说明,对于教育孩子,家长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

传统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为主导,考试必然带来的是淘汰,分成成绩好的孩子,成绩差的孩子。过早的对孩子加以区分,这对于成绩差的孩子而言,这不是公平的,至少这个社会是不健康的。对于妈网这些重视家庭教育的妈妈而言,我们教育的孩子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对教育投入的时间、金钱、眼光也是属于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但我们也不能不反思不去借鉴生本教育好的一面。

比如数学教育,看华师附小陈琴老师的博客,她班上几个学奥数的孩子连上语文课英语课都在做数学题,她概叹数学是一切么?美国的孩子有名的数学课程浅数学成绩不好,他们未来难道就比中国学奥数的孩子差很远么?相反美国教育体系出来的人才更加具有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国教育体制的改变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家长的改变,家长对孩子教育要占据更多的主动权,家长的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能力,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我们占据的主动更多,应试体系也好,生本体系也好,其实都可以从容对待的。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6-5 16:23 编辑 ]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比如南奥的生本比较成功是因为家长和学校有生本的基础和土壤,如果全国人民都有南奥的家长孩子老师学校的经济文化基础的时候,生本就可以成为主流教学模式,或唯一教学模式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069 
经验值
5835  
注册时间
2007-4-11 


   
原帖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6-4 17:22 发表


你去看看我女儿的帖子,帖子会回答你问我的上面的那个问题的。

后面的那个问题,很难以个人去解决。

我个人的选择是,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养成不怕苦的学习习惯,

然后在5-6年级这个阶段,回到西方的教 ...




九月啊,如果是这样,你就更不要多说啊,因为你可以让孩子在5、6年级就避开了应试教育这一套,而大多数孩子都只能在这个环境下成长,逃离不了的话,生本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了。

生本也没有让孩子可以不吃苦啊,这是两码事:)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原帖由 小诸葛之母 于 2009-6-5 16:22 发表



九月啊,如果是这样,你就更不要多说啊,因为你可以让孩子在5、6年级就避开了应试教育这一套,而大多数孩子都只能在这个环境下成长,逃离不了的话,生本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了。

生本也没有让孩子可以不 ...



这稻草是有适应性的,不是人人合适。

用楼主接近迷信的心态对生本,是不健康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524 
经验值
2385  
注册时间
2006-4-6 
一直关注生本!以后也会!!
任何新事物刚出来都会很多人质疑的.本来就没有什么事物是十全十美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支持楼主,谢谢你的热心分享!你的热心和执着让我感动~~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069 
经验值
5835  
注册时间
2007-4-11 


   
原帖由 萨迦派 于 2009-6-5 13:50 发表
以我小孩的资质肯定是生本班了

九月家的估计就的死读书了



也不可以这么说。如果不选择生本学校或生本班,但如果家长理解了生本的真谛,在其他学校一样是可以的学得好的。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原帖由 小诸葛之母 于 2009-6-5 16:22 发表



九月啊,如果是这样,你就更不要多说啊,因为你可以让孩子在5、6年级就避开了应试教育这一套,而大多数孩子都只能在这个环境下成长,逃离不了的话,生本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了。

生本也没有让孩子可以不 ...




回去孩子也是要考试啊,在国外要入好学校还是要有好成绩的基础,大方得体的面试态度和好的英语;

要读好学校,考试是无处可逃的。


还有为了没白学一场中文,现在的基础就要稳而扎实。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667 
经验值
3663  
注册时间
2008-12-22 
BB生日
2003-03-26

TO TINATIM

竞赛成绩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一种教育成果的体现。

华阳在语言竞赛(语文、英语)的杰出表现,是其语言教学的结果,这个结果是郭教授的论文也好,华阳自己学校的公报也好,天河教育局的公报也好正常发布的数据。

一如游泳之于澳大利亚,音乐之于奥地利,这些国家出现大量竞赛冠军或者音乐专家是正常的,华阳的语言教学强,带来的语言竞赛的成绩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才是怪事。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我觉得太重视竞赛成绩的父母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哦。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069 
经验值
5835  
注册时间
2007-4-11 


   
原帖由 moon 于 2009-6-5 13:55 发表
我的小孩如果择校成功,也会读华阳,我的担心是:
如果是师本教育,我比较有把握跟进她的学习,因为学的东西都在教材中,我看下教材,就能辅导她了,很省事,她走的路我曾经也走过;
但是生本教育,我的理解是老师 ...



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你是善于或者愿意学习和思考的家长,就不会有问题的,即使你无法给予孩子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孩子也会从你的态度中受益,相信孩子,他们都是很棒。生本课堂上的精彩,许多都是来自孩子自发的思考,而不是老师的引导。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12 
经验值
28110  
注册时间
2007-4-15 
如果在广州选读生本,我会选南奥,唯有南奥给了真的以学生为本的气氛和土壤的感觉。

也是这样的感觉,今年南奥的招生情况听说很理想。

如果是为了孩子在竞赛中突围而出,而选择某生本班,那是不是真的以学生为本呢?若不是,那是何必。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069 
经验值
5835  
注册时间
2007-4-11 


   
原帖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6-5 16:19 发表


我就是觉得生本不适合普遍情况,特别是低年级。



没有这种说法,可惜你没机会去听一听生本的课堂,观察过之后,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虽然我儿子小学阶段一直没接触过生本教育,也觉得自己对待他学习的那一套,其实就是生本的,但因为他在学校的课堂上真的浪费了太多的时间(郭教授也是反对我这样一说的,但确实如此)。我倒觉得,越是家长传统、孩子内向的情况,就越应该去生本学校,反之,孩子还会在家长的纵容以及自己的个性下,在应试课堂上冲出自己的东西来。

而初中阶段,以我儿子自己话说,纯粹是在消磨时光。即使这是一家观念不错的学校,也同样存在课堂不得法,孩子学得被动的问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667 
经验值
3663  
注册时间
2008-12-22 
BB生日
2003-03-26


   
原帖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6-5 16:32 发表
我觉得太重视竞赛成绩的父母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哦。



难道生本教育的孩子和家长都学习生活在真空里?

只不过大家采用的方法和路径稍稍有些不一样而已。

可能仅有极少数的家长是以竞赛,或者考华附为教育孩子的目标啊,那是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

打网球的家庭很多,但像多克奇的父亲或者大小威廉姆斯家长的仅有少数

大部分家长享受的是教育的过程,结果是自然而然的。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6-5 16:42 编辑 ]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069 
经验值
5835  
注册时间
2007-4-11 


   
原帖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6-5 16:21 发表
比如南奥的生本比较成功是因为家长和学校有生本的基础和土壤,如果全国人民都有南奥的家长孩子老师学校的经济文化基础的时候,生本就可以成为主流教学模式,或唯一教学模式了。



南奥没有做生本啊,如果有,那就真是不得了咯:)

正想再一次建议他们尝试哩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289 
经验值
2068  
注册时间
2009-1-15 
生本的课外功课多不多?我宁愿让小孩完成自己的作业后,尽情看课外书。我特别反感是看了课外书还要选什么好词好句,读后感之类的,我喜欢小孩不带任何任务去阅读,只有这样学习才是愉快的,知识也可以潜移默化。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生本教育为何取消平时考试?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