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76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

[复制链接]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帖子
14222 
经验值
95997  
注册时间
2006-4-21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23:1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疫苗接种是宝宝健康的重要保证,按时接种疫苗、正确护理非常关键。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
  预防接种是用各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注射到健康的婴幼儿的身体里, 使小儿增强相应的抗病能力。


  预防接种后小儿常会产生一些反应
  1、局部反应: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 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 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间, 超过5厘米为重反应,这种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大。 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 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

  2、全身反应:首先表现就是发烧,轻的37-37.5℃,中的37.6-38.5℃。39℃以上为重的。 除此之外,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 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 一般体温恢复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自行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注射预防针后要加强护理。
   1.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2.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3.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4.多喝开水。
   5.家长随时观察小儿接种后的反应。
  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如果孩子有病,就暂时不要接种。例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打针前做好孩子的工作,让勇敢的孩子先打,以消除胆小孩子的紧张害怕心理。打针后二至三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需要间隔的预防接种
  常常家长会问到小孩最近种了卡介苗,现在能不能服小儿麻痹糖丸,或注射其它预防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确是一个应该重视的实际问题。
  由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可以实行人工自动免疫的传染病日益增多,过去一般规定:不同品种的二种死苗间接种必须间隔一星期;不同品种的二种活苗间接种必须间隔四星期以上;活苗接种后二星期方可按种死苗。
  但是近年经过很多科学家的研究,已制成几种多联多价的疫苗或菌苗,只需同时一次注射就可使人体产生对几种传染病的免疫力,如儿童常用的百白破三联苗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接种的麻烦。也有采用不同接种途径来避免二种制品的相互干扰,达到几种制品同时联合免疫的目的,减少预防接种中的矛盾,如三、四个月的婴儿一方面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另一方面可同时皮下注射百白破三联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其余的接种仍需按以前的规定进行,避免互相干扰影响接种效果。
小猪唛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277 
经验值
6526  
注册时间
2007-7-12 
BB生日
2007-01-25
我个仔试过两次打针后发烧,有一次坚持了两日,第三日就烧到39度要用美林了,好似吴会自行退烧的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767 
经验值
9708  
注册时间
2008-7-5 
我囡上次打麻疹后第三日就开始发烧了,仲烧到40度先,同时手仔仲有发红同埋起D粒粒,所以我怀疑系打预防针引起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