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50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帖子
3746 
经验值
29846  
注册时间
2014-11-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7:4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微信图片_20240127092705.gif


你喜欢养小动物吗?
你家中都养了些什么小动物呢?
不管大家养什么动物,
都要注意安全饲养,保持卫生!
否则,稍不注意,
我们就可能会因此受伤入院......



一住户家中饲养了一对鹦鹉,
母女两人双双确诊“鹦鹉热”!

近日,辽宁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了一名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

患者住院期间连续五日高烧不退,体温一度高达40℃,后因呼吸困难转入ICU病房。胸部CT显示,患者双肺大面积炎症伴胸腔积液。 

医生在和家属进一步询问病史时了解到,患者女儿10天前因“肺炎”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

考虑到母女俩相继出现肺部感染,医生决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电话与患者的女儿详细沟通。

通过电话沟通,医生了解到患者家中饲养了一对鹦鹉,不久前其中一只突然死亡,患者家人只草草处理了尸体,未进行彻底消毒,于是高度怀疑患者可能是感染了临床上较为罕见的“鹦鹉热”!

果不其然!经一系列检测,母女俩都感染了鹦鹉热衣原体。

也就是说,母女俩之所以同时患上“肺炎”,都和家中鹦鹉有关。

真真是难以置信啊:小小一只鹦鹉,竟会让人感染“鹦鹉热”,甚至是让人的生命受到危险?!

到底什么是“鹦鹉热”?它通过哪些途径传播?人感染后又有何症状?平日里该如何预防? 

今天,安全君带你系统地了解“鹦鹉热”,进而避免“鹦鹉热”感染。  


鹦鹉热”是啥?
 “鹦鹉热”又称为鹦鹉病、鸟疫、饲鸟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与鸟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 

传染源有哪些?

   主要传染源为受感染的鸟类(病鸟或外观健康的鸟),包括鹦鹉、长尾鹦鹉、相思鸟、金丝雀、鸽子、海鸥及其它鸟类。 

  鸭等家禽也可成为传染源。 

  “鹦鹉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不常见,在初发患者死亡前的48h内,多严重咳嗽,衣原体随咳嗽排出形成气溶胶,可造成周围人员的感染。 

传播途径有哪些?

   呼吸道传播 

因吸入被鸟类和家禽污染的空气而经呼吸道感染。 

这多发生于打扫禽舍、清理鸟笼或鸽舍中粪便,以及宰杀禽类、鸟类拔毛时。
 
  接触传播 
经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受染鸟类及其排泄物而感染。 

这多发生于宰杀及清洗禽类,或被病鸟(家禽)或带菌的鸟(家禽)啄伤或抓伤也可感染。 

感染后症状?

鹦鹉热起病隐匿,以畏寒、发热、头痛及明显肌痛为常见症状,特别是颈及背部肌痛显著,关节痛亦可见。 

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

2021年,据丽水疾病防控消息,自9月上旬开始,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先后收治7例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症状病例,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而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症肺炎等,病程长,病情重,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

微信图片_20241101174436.png



经实验室检测宏基因检测,确诊鹦鹉热病例6例,临床诊断1例这也是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
 

如何预防?

  • 不与病鸟病禽接触。

 


  •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宠物鸟、鸡鸭等家禽,切勿购买来历不明的宠物鸟、家禽等。 

 


  • 若家中饲养多只宠物鸟,尽量将鸟笼分散摆放,给它们充足的空间,避免食物、羽毛或排泄物在它们之间传播。避免将鸟类放置在狭窄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流通。

 
4.注意保持饲养鸟禽、家禽的环境卫生,如清洁鸟笼、鸡舍、鸭舍或处理鸟禽的粪便时,需戴上手套和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对沾有鸟禽排泄物或分泌物的物件要定期彻底消毒。 

5. 接触鸟禽、家禽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6. 食用鸡、鸭等家禽时要彻底煮熟。 

7. 经常接触鸟与禽类的人群平时应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8. 发现宠物鸟有异常情况,应尽快将带病鸟带到兽医处治疗,必要时将病畜进行隔离。
 

微信图片_20240918093123.png


本文内容来源于学生安全教育平台,综自国家应急广播,惠山疾控,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05医院,迁安疾控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帖子
429 
经验值
267727  
注册时间
2013-7-24 
BB生日
2012-11-07
偶尔事件吧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帖子
429 
经验值
267727  
注册时间
2013-7-24 
BB生日
2012-11-07
不过,平时养鸟类都要小心注意的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一度高烧至40℃!母女俩双双确诊!曾致人死亡!家中有这个的,快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