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4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剧毒!有人点外卖时发现!广东曾多次提醒别吃!看到请举报! ...

[复制链接]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帖子
3623 
经验值
28616  
注册时间
2014-11-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1: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微信图片_20240127092705.gif


夏天吃宵夜点外卖嗦个螺
是不少广东人的最爱

但吃货们要注意了!
最近有人点外卖时
发现了一种有剧毒的食材
织纹螺

微信图片_20240626113347.jpg


有外卖商家公开售卖织纹螺?

近日,上海市民于先生在一家
做海鲜的店铺点了一单外卖
其中一道名为“香辣海瓜子”的餐品
配图却像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织纹螺

微信图片_20240626113342.bmp


随后,于先生将情况向
上海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外滩市场监管所举报投诉
目前,监管部门已对此举报投诉件
进行立案调查
涉事门店已将这道菜品下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所蔡友琼介绍
我国地大物博,海岸线较长
各地方言甚多,“海瓜子”指称有所不同:

  • 山东,“海瓜子”就是指纵肋织纹螺;
  • 福建广东,“海瓜子”指的是寻氏肌蛤;
  • 而在江浙沪一带,“海瓜子”指的是彩虹明樱蛤。
  •  

该研究员介绍——
织纹螺的毒性与其生活环境有关,但目前国家层面并未明确哪些品种或区域的织纹螺有毒,管理依据是原卫生部《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织纹螺销售有关问题的复函》,其中都明确规定: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有剧毒!近期已有人中招

每年夏季
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近期就有男子食用织纹螺被送医洗胃

6月11日晚
家住福建福州的陈先生
和朋友在家中吃夜宵时
将织纹螺作为其中一道菜食用
“当时织纹螺较小,螺肉难以吸出
朋友们不擅长食用
最终几乎是我吃了一整盘”

陈先生介绍
在食用织纹螺后他嘴唇发麻
家里人赶紧将他送往
附近的罗源县医院治疗
急诊科医生立即
为陈先生进行洗胃
并挂了点滴,不敢让他睡着
到了次日凌晨才确定度过危险
目前,陈先生已出院

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河豚毒素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常见盐渍、日晒和一般加热方式均不能完全去除。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所以吃了螺类之后
一旦发生中毒现象
请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广东此前提醒:勿食织纹螺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
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此前,广东多地曾发布警示
提醒市民勿食织纹螺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也曾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其中提到不食用织纹螺

微信图片_20240626113306.jpg


小小的织纹螺
却有超大的毒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个“毒物”
↓↓↓

如何识别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
尾部较尖、细长


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
约指甲盖大小

它的壳面
常具有1到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
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
螺口处呈白色

微信图片_20240626113250.png



我国东南沿海
常见的织纹螺种类不超过20种
按是否带毒可分为3类
↓↓↓

01
有毒织纹螺
主要有光织纹螺、正织纹螺和节织纹螺。光织纹螺和正织纹螺常年有毒且毒素含量高;节织纹螺虽然有毒但大多数情况毒素含量较低。

微信图片_20240626113236.jpg



02
无毒织纹螺
较常见的有纵肋织纹螺、习见织纹螺和胆形织纹螺等。它们一般生活在潮间带至数米深的泥沙质海底,目前为止尚未检测出毒性,也无有毒或中毒的报道。
 

微信图片_20240626113211.jpg


03
季节性有毒织纹螺
主要有方格织纹螺、西格织纹螺、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疣织纹螺、花织纹螺、素面织纹螺和橡子织纹螺等。此类织纹螺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均有分布,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无毒,但因季节和栖息地不同有时会有毒,国内也有因食用这些织纹螺中毒的报道。
 

微信图片_20240626113208.jpg

微信图片_20240626113205.jpg


警方提醒
1.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2.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采捕、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3.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45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为免发生意外
转发告诉家人朋友们吧~

微信图片_20240522092328.png


本文信息来源于南方日报、深圳大件事、看看新闻、央视财经、上观新闻、温州晚报、广州日报、深圳卫健委、人民日报等,如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删除。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帖子
431 
经验值
251377  
注册时间
2013-7-24 
BB生日
2012-11-07
傻傻分不清啊……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剧毒!有人点外卖时发现!广东曾多次提醒别吃!看到请举报!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