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13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帖子
375 
经验值
3775  
注册时间
2018-3-5 
BB生日
2018-03-05

广州通商家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0:0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学龄前的孩子,需要“三餐两点”,才能满足每天的营养需要;而上了小学的孩子,也最好能安排课间适量加餐。纯牛奶、酸奶、新鲜应季蔬果,都是理想的健康零食;而糖果、冰激淋、奶油蛋糕、薯片等,则尽量不给或少给孩子吃。零食虽好吃,但并不都健康。儿保专家周敏特别提醒大家:以下6类极具迷惑性的零食最好不要给孩子吃。
 
山楂卷、果丹皮、果脯
这类酸酸甜甜的小零食,通常认为可以“开胃、助消化”。但在其营养成分表中可以发现,每100g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80g左右,除山楂本身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外,其他绝大部分都是白砂糖。100g山楂卷的能量大约是同样重量2两熟米饭的3倍。因此,已经超重或肥胖的孩子,最好不吃或尽量少吃。
 
乳饮料、果蔬汁饮料
乳饮料名称为“XX乳或奶”,看似健康,但含糖量多在8%-11%之间。一瓶400毫升的饮料,约含40g糖。过量摄入“添加糖”,可导致儿童超重、肥胖、龋齿,并会增加青少年和成年后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的习惯。
 
杂粮酥、沙琪玛、曲奇饼干
如果正餐的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或者孩子活动量较大,临时补充这些小零食是可以的。但是,名称中含有“杂粮、粗粮”的不等于是健康食品。为了使粗杂粮的口感酥脆或软香,而在其中加入较多的植物油或黄油、奶油、炼乳等,另外“添加糖”也不会少。某种杂粮酥每100g的脂肪含量高达40g,相当于成人全天脂肪推荐摄入量的近70%,每吃下10g的一小块就相当于半碗米饭的能量了。
 
牛角起酥面包、涂层夹心面包
西式面包糕点,当早餐吃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若经常作为零食加餐,就容易使摄入的能量、脂肪和糖分等超标,埋下健康隐患。另外,要引起注意的是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我国食品标准规定,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时,就可以标注为“0”。但是,配料表中的“起酥油、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奶精、代可可脂”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别名。如果每天吃了多种、多量这类糕点及饮料、油炸食品等,累积摄入的反式脂肪酸就可能超量了。
 
调味豆制品、加工肉制品
大家都知道辣条、薯片不是健康零食,可超市里的调味豆制品、肉干、肉脯等,富含蛋白质,都可以放心给孩子吃吗?再次强调,为了健康多花1分钟看看食品标签就一目了然啦!儿童每天的钠推荐摄入量为1200毫克(相当于3g盐),而这类食品每100g的钠含量少则数百毫克,多的已经超过2000毫克。像牛肉干、肉脯等肉类零食,也存在调味料较多和钠含量过高的问题,建议少量食用。
 
高盐坚果、糖渍坚果
最好选择原味坚果,那些盐焗、糖渍或者添加黄油、蜂蜜、香料等复合调味料的坚果是不适合常吃的。其次,坚果毕竟属于高能量、高脂肪食物,不宜超量食用。
 
零食那么多,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吃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将零食分为9大类,又按可食用频率推荐了3个级别,即“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量食用”,跟着建议指南来实施就可以了。
 

零食分为9大类:
肉、蛋类
谷类
豆及豆制品类
果蔬类
奶及奶制品类
坚果类
薯类
饮料类
糖果、冷饮类(旧版算两类)
 
可经常食用
推荐:每天食用
举例:纯鲜牛奶、纯酸奶、水煮蛋、黄瓜、香蕉、苹果、全麦面包、煮玉米、蒸煮烤红薯、100%纯果蔬汁等。
适当食用
推荐:每周1-2次
举例:海苔、卤蛋、火腿肠、水果沙拉、奶酪、卤豆干、含糖少的鲜奶或水果冰激凌、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等。
限量食用
推荐:每周≤1次
举例:炸鸡、炸薯条、奶油蛋糕、奶油夹心饼干、水果罐头、果脯、炼乳、果味饮料、含糖高的冰激淋、糖果等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别被这6类“健康零食”给骗了,医生真的不建议给孩子吃!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