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02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其他 ]

新生儿常见的几个“怪现象”

[复制链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205 
经验值
7096  
注册时间
2018-3-1 
BB生日
2014-09-29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1:0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初为人母的宝妈们,对于宝宝的状态时刻关注着,一点蛛丝马迹的差异都会让宝妈们寝食难安,现在美喇告诉你这几种新生儿常见的“怪现象”,都属于生理现象,爸爸妈妈们不用担心。
1、呼吸不规律
新生儿的呼吸不但浅表,而且也无规律,有快慢不均现象,这主要是新生儿肋间肌软弱、鼻咽部和气管狭小,肺泡适应性差,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所以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软弱且浅,新生儿每次呼气与吸气量均小,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所以呼吸较快,每分钟可达40-50次,这属生理现象。
     警示:若有面色发紫及其它症状出现,应及时就诊。
2. 脱皮
新生儿皮肤脱落是正常现象,新生儿皮肤最上层表皮的角化层,由于发育不完善,容易脱落。另外,新生儿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不够发达,细嫩松软,使表皮和真皮连接不够紧密,表皮脱落的机会就多。
3. 惊跳
新生儿在睡眠时常常出现惊跳,属正常现象,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到刺激引起的兴奋容易“泛化”,凡是大声、强光、震动以及改变体位都会使小儿惊跳起来,新生儿惊跳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任一部位,都可以使其安静下来。
   警示:新生儿惊跳应与惊厥区别开来,惊跳表现为双手向上张开,又很快收回,有时还伴有啼哭,新生儿惊厥则表现为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作咀嚼、吸吮动作,吸呼不规则,皮肤青紫,面部肌肉抽动。出现这种症状时,应及时看医生。
4. 体温波动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善,调节功能差,体温不易稳定,受凉时,新生儿没有颤抖反应,只是依赖一种称为棕色脂肪的物质产热。  
     新生儿的体表面积按体重比例计算比较大,皮下脂肪又薄,很容易散热,造成体温过高,或盖得过多,又未补充足够水分,可使新生儿体温升高,所以要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就应让新生儿处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夏季要通风,多饮水;冬季要注意保暖。
5. 体重减轻
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往往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是因为生后不能立即进食或进食量少,再加上每天排出大小便,呼吸和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等,使体内一时失去平衡,造成暂时性体重减轻,一般情况下10天内即可恢复。
     警示:如10天后仍未恢复,应寻找原因。
6. 溢奶
新生儿的胃是水平位,食道与胃连接处的贲门以及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幽门几乎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另外,新生儿胃的容量较小,贲门肌肉发育也尚未完善,关闭不严,容易引起胃内奶汁倒流,尤其是喂奶后立即换尿布、哭闹或多动时更会发生溢奶现象,有时用奶瓶喂乳汁或水时,由于其奶瓶的乳头没有被完全充满,致使小儿吸入空气,造成胃体膨胀而引起溢奶。
警示:溢奶不同于吐奶,吐奶量较多,像喷出来一样,是一种病态,应去看医生,溢奶是生理现象,注意喂奶技巧,喂后轻轻抱起小儿,头部靠在母亲肩上,用手拍其背部2-3分钟,待听到打嗝声再放到床上;喂奶后勿换尿布,不要让小儿哭闹,取右侧位可使溢奶减少。
7. 乳房增大
母亲怀孕后,体内孕激素、催乳素等含量逐渐增多,直到分娩前达到高峰。这些激素能促进母体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受到影响,因此有的新生儿会出现乳房增大,出生后来自母体的激素消失,增大的乳房也就渐渐消失了,因此父母切忌紧张,更不应挤乳头,以免发生感染。
8. 女婴阴道出血
女婴于生后一周左右阴道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或粘液属正常现象,这是由于胎儿在体内受母体雌激素水平作用,出生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宫及阴道上皮组织脱落,医学上称为“假月经”,属正常生理现象。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新生儿常见的几个“怪现象”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