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90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儿童流感防治两大注意

[复制链接]

Rank: 20Rank: 20

帖子
3973 
经验值
21529  
注册时间
2007-8-17 
BB生日
2007-01-1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12:4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儿童流感防治两大注意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3-21 来源: 羊城地铁报


  这段时间,广州流感肆虐,患呼吸道感染的大人有很多。而儿童年纪小,免疫功能不如大人,稍不小心,更容易让流感病毒钻空子。很多儿童一旦患上流感,转成肺炎的速度比较快,而且也比较隐蔽,尤其是在婴幼儿中不易察觉,因此治疗需及时,越早越好。下面给家长们介绍儿童流感防治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预防:接种疫苗不能高枕无忧
  在流感的预防问题上,不少家长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1: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旦接种了流感疫苗就可以避免感冒,或至少感冒要比以前减少,这种观点其实不正确。事实上,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发生,只能起到缓解普通性感冒症状、缩短感冒周期等作用。所以,不能因为接种疫苗之后还是感冒了,就认为疫苗效果很差。
  误区2:
  另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接种过流感疫苗,就可以一辈子高枕无忧了。事实上,因为疫苗配方是在对当年流行病毒毒株预测的基础上制成的,而流感病毒毒株几乎每年都发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
  误区3:
  误用板蓝根。很多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板蓝根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又是中药,没有副作用,因此肆无忌惮地给孩子长期服用,借此预防流感。其实不妥。板蓝根并非预防流感的良药,而且服用不当会造成过敏及消化、造血系统等不良反应。
  家长们应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流感。多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多补充维生素,胡萝卜、花椰菜、红薯和土豆等都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在屋内洒一些稀释了的食醋,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平时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治疗:抗菌素输液根本无效
  在流感治疗上,很多家长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1:不少家长认为,患流感后“输液”一定好得快。因此,在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各大医院输液室都会爆满。其实所谓“输液”,输的多数是“消炎药”即抗菌药物。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而且抗菌素用多了还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腹泻等不良后果。

  误区2:很多家长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都期望通过药物治疗当天就退烧。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灵丹妙药”,流感康复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您的孩子患上流感,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营养,发热持续3至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

  家长们在护理孩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休息,避免到公共场所,减少传播机会;患儿居室应阳光充足,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让患儿多饮白开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并多吃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预防流感小妙方
  
  
  1.感冒高发季节时,家庭或集体居住成员可选用大青叶、菊花、金银花等1~2味中药煎水饮用,成人每人用药量为20~30克,儿童每人用药量为10~15克,同时服用。
  
  2.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毫升,以1~2倍水稀释后置锅中加热,门窗密闭,每次熏蒸1小时,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或隔日熏蒸一次,可用于空气消毒,以预防感冒(熏蒸时室内禁止留人)。
  
  3.醋薄荷煎熏: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约5毫升,薄荷梗15克。取上药放入不加盖的容器内,加水1~2倍煎熏,每日一次,连续3日,煎熏时关闭门窗。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2114 
经验值
12422  
注册时间
2006-2-22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儿童流感防治两大注意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