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47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鸡蛋的营养如何能更好的被利用呢?

[复制链接]

Rank: 20Rank: 20

帖子
4617 
经验值
24598  
注册时间
2007-7-27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14:2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最营养的烹饪方法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此外,要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吃鸡蛋的误区

     误区A: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B:常吃鸡蛋导致胆固醇偏高

     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C: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没有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特别提示

    炒鸡蛋忌加味精

    鸡蛋本身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钠,若加入味精,加温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鸡蛋本身的鲜味反而被掩盖。


     早上吃蛋时不能和牛奶一起吃

     蛋黄的胆固醇最高,蛋白没有胆固醇.最好不要吃蛋黄(小孩要多吃蛋黄才能聪明)

     蛋白质食物不能和酸性食物一起吃,会使蛋白质凝结成块,不利于吸收.

     成年人每天最多只能吃1至2个鸡蛋,是因为鸡蛋中的胆固醇太高的原故
    鸡蛋以早餐为主是最好最营养的吃法
     1、鲜豆将250毫升(先煮滚)
     2、再放玉米片两勺同煮
     3、接着放燕麦片两勺同煮
     4、一个生鸡蛋打破入锅搅匀
     5、最后倒入250毫升的鲜牛奶即可闭火
     这样煮出来的早餐既营养丰富又可起到保健瘦身的效果

文章引用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帖子
14370 
经验值
85207  
注册时间
2007-6-3 
BB生日
1995-11-30
我只会煎鸡蛋,番茄炒,或者搞成象奄列一样。

就是不会蒸鸡蛋,不是生了就是熟过了。

[ 本帖最后由 yiao_feng 于 2008-3-18 14:33 编辑 ]
心冉妈妈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2356 
经验值
12940  
注册时间
2006-6-22 
BB生日
2005-08-17
学到学到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鸡蛋的营养如何能更好的被利用呢?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