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40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认清凉茶饮料究竟有多少功效

[复制链接]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帖子
2252 
经验值
12593  
注册时间
2012-8-21 
BB生日
2013-01-01

广州通商家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0: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万国奥特莱斯 于 2014-5-27 10:43 编辑

       ——“怕上火,来一罐凉茶。如今,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有了凉茶这罐解药,无论是吃火锅还是麻辣烫,都不用担心口腔溃疡或上火便秘了。然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市面上的凉茶产品(凉茶饮品非凉茶),包括加duo宝、王lao吉、和其正等品牌在内,均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山银花当成金银花用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是传统凉茶中的重要成分。然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目前市场上存在以山银花来代替金银花的情况。全国金银花年需求量为干花3万吨左右,而真正的金银花只有8000吨,其余的需求空间基本都被山银花填掉了。在凉茶产业也是一样的,山银花和金银花经常混用,甚至用山银花替代金银花。2012年全国凉茶产量已经达到2500万吨。即使每吨凉茶里面只放1000克金银花,全国仅凉茶所需金银花量也在2.5万吨以上,远超出其实际产量。

据了解,山银花与金银花相比,成本比较低。目前山银花干花市场价格为60—70/千克,而金银花则在120/千克以上。山银花的产量也略高些,干花亩产量达200—300千克,金银花亩产只有150—200千克左右。这也正是厂商利用山银花冒充金银花的主要原因。然而,2010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利用金银花的特征性物质木犀草苷,对金银花和山银花进行了区分:两者都含绿原酸,但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以木犀草苷为主,含量应不少于0.05%,对山银花则不要求检测木犀草苷。

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凉茶中确实有用山银花冒充金银花的现象,生产凉茶的企业在收购原料时,会按一定比例收购山银花,但具体比例是多少,他也不清楚。


山银花凉茶能去火吗

金银花中的木犀草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功能,若用山银花替代,还会有去火的功效吗?为此,《生命时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副教授吴红娟。她表示,金银花和山银花都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它们也不像报道中所说的有凉性热性之分,也不会导致上火,临床上这两种药材也经常混用,以弥补金银花产量的不足。

虽然如此,山银花却不在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兼用食品和新资源食品目录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就是说,金银花由于药食同源,可以添加在食品饮料凉茶中,而山银花则没有这个资格,属于非法添加。她还告诉记者,市场上的各式凉茶饮料,其药用功能已经淡化。家喻户晓的加duo宝、王lao吉凉茶配料主要为水、白砂糖、仙草、鸡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和甘草,按照各配料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规定,可以看出,凉茶饮料主料是水和白砂糖,而金银花仅位列第七,所占比例不大,功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去火不建议喝凉茶

事实上,凉茶饮品中糖含量远远多于金银花。常喝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不仅会发胖,还会引发许多健康问题,如体内代谢功能异常等。因此,为追求去火而大喝凉茶,就得不偿失了。

在现代医学看来,所谓上火可能是轻微的过敏、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及内分泌不调所致。上火原因多样,因此,不能盲目地依靠凉茶饮品去火,应及时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才是最好的灭火剂,做到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及时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就能将拒之门外。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认清凉茶饮料究竟有多少功效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