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 | 浏览: 126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补叶酸,药食同补才够给力

[复制链接]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经验值
50  
注册时间
2012-3-7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4:0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怀孕之后,注意的事项也多了起来,常常听到这样的嘱咐,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又要多吃。除了注重膳食平衡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补叶酸。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就是因为叶酸对孕妇和宝宝都特别重要,如果缺乏叶酸,宝宝有出生缺陷的概率会大很多,准妈妈也会贫血
我是在知道怀孕后才开始补叶酸的,后来知道,如果打算怀孕的话,要在孕前3个月就开始补叶酸,中国女性因为饮食习惯,身体特别缺乏叶酸,所以孕前就要让叶酸在体内有所积累,从各方面来说都有好处。叶酸对孕妇特别重要。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容易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还有婴儿先天性畸形。
所以各位准妈妈,以及准备怀孕的朋友,都要开始补充叶酸啦!叶酸在蔬果中含量较高,但是因为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将菜肴烹饪后食用,而偏偏叶酸遇高温就被破坏了,所以烹饪后的蔬菜里,叶酸也损失的差不多了,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
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类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较多。含叶酸的食物很多,菠菜、花椰菜、西红柿等绿色蔬菜,橘子、草莓、猕猴桃等新鲜水果都富含叶酸,同时,准妈妈们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还要加强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
我特别推荐猕猴桃。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叶酸,是叶酸大户。孕妇在孕前或怀孕初期,如常吃猕猴桃,有助于防止胎儿各类生育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

1.jpg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经验值
50  
注册时间
2012-3-7 
除此之外,还必须进行药补。中国人的观念中,很多人认为药补不如食补,能从食物中获得,就不要吃增补剂。这种观念从某些角度来说是没错,但是很多营养元素,从食物中很难摄取,或是摄取量不足时,就需要药补了,尤其是营养元素需求必须齐全的准妈妈。有一个研究表示,人体对叶酸补充剂的吸收,要比对某些食物中包含的天然叶酸的吸收好很多。
我最近在吃爱乐维复合维生素,是检查的时候医生推荐的,吃了一个多月了,感觉还不错吧,贫血也好了点。医生说,外国人生吃蔬菜,所以叶酸摄入量相对多,加上外国政府采取在面粉等主食中加入叶酸的措施,所以一般的维生素补充剂叶酸含量不高,补充也是能补充,但是无法满足中国孕妇和宝宝所需的量。而爱乐维是专门针对中国人制造的维生素片,里面除了有多种孕妇所需的维生素外,还含有0.8㎎的叶酸,含量充足,对中国人特别缺乏叶酸这点,做了很好的补充。

当然,也不要因为人体对食物中天然叶酸的吸收不多,就不重视自己的饮食。健康的饮食虽然不能获得足量的叶酸,但其他天然物质的吸收却是需要的。所以为了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既需要保持膳食平衡,也需要坚持服用叶酸。药补和食补同时进行,才够给力!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经验值
110  
注册时间
2013-3-22 
孕前的妈妈都应该要及时补充叶酸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288 
经验值
1585  
注册时间
2013-1-30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23 
经验值
860  
注册时间
2013-3-13 
猕猴桃不错,可是也不可能坚持经常吃

Rank: 10

帖子
137 
经验值
888  
注册时间
2013-3-1 
BB生日
2013-01-02
猕猴桃,不错,坚持吃
冉宝珞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帖子
8287 
经验值
43129  
注册时间
2010-3-31 
猕猴桃确实很好吃,哈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补叶酸,药食同补才够给力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