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84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生长发育 ]

冬季诞生的“冬宝宝”尤应注意保暖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经验值
70  
注册时间
2012-12-13 
BB生日
2009-06-12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13:3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当宝宝处于母亲体内时,就好比生活在温水浴之中,无须自行调节体温。而当宝宝出生后,就会立即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就会容易着凉受冻。因此,冬季诞生的“冬宝宝”尤应注意保暖,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细节。
    细节一:新生儿产热、散热易失衡
    新生宝宝产热能力差。在低温下宝宝不像成人那样靠肌肉颤抖产热来维持体温,而是靠脂肪代谢产热。由于宝宝体内脂肪很少,其产热能力当然会“力不从心”。
    新生宝宝易丢失热量。因为新生儿的皮下脂肪很薄,脂肪组织的隔热作用差,容易丢失热量。因此,新生儿的散热速度比成人快4倍之多。
    如果初生宝宝未得到妥当的保暖,就会表现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微,四肢冰凉,尿量减少,面色苍白。严重的下肢硬肿,以后扩展到全身。此外,患儿还会出现心音低钝,心率变慢等现象。
    细节二:小手暖而不出汗,保暖措施己到位
    新生儿所在的屋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如果有空调或暖气,最好室内温度控制在21-25摄氏度,新生儿腋下温度维持在36-37摄氏度最适合。如果家中缺少取暖设备,可用多个热水袋用棉套包好,放在离宝宝10厘米的地方取暖,但要防烫伤。
    有空调的家庭要定时开窗,保证经常换气。由于冬季干燥,湿度小,对新生儿呼吸道粘膜和纤毛不利,所以湿度要保持在50%左右,可采用加湿器,或室内放一盆水。
    冬季也要给宝宝经常洗澡。洗澡时要注意,先洗头后用毛巾擦干,再带上一顶小帽,然后再洗颈、腋窝,在上身洗好后,穿上上衣,接着洗臀及下肢,洗好后活动一下再睡觉。洗澡的室内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
    新生儿排尿次数较多,一天要换十多次至二十多次尿布。换尿布时腹部易受凉。因此,在换尿布时要将毛巾盖在宝宝腹部,手脚也要快一些。
    冬季给宝宝穿的衣服应具有较强的保暖性,最好用柔软的棉布制作,较宽松些,这样不会妨碍肢体活动,易穿易脱。
    温馨提示
    1、不要给宝宝穿、盖得过暖,捂得太严,否则易发生虚脱。
    2、不要给宝宝用电热毯取暖。温度过热会发生“脱水热”,且电热毯万一被尿湿会发生危险。
    3、宝宝包裹不要太紧,更不要用带子捆绑,要使两腿伸屈方便。
    4、妈妈要常摸一下宝宝的手脚来粗略估计保暖是否妥当,如果小手暖而不出汗,那么保暖措施己到位。
   文章来源 www.ppbcbc.com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63 
经验值
486  
注册时间
2012-11-16 
BB生日
2010-05-02
沙发。。。。。。。。。。。。。。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705 
经验值
5306  
注册时间
2012-11-23 
BB生日
2013-01-19
好好学习,宝宝也是冬季出生。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经验值
50  
注册时间
2012-6-23 
嘿嘿。。这个需要多走走。。。多休息,多吃一些营养的。。。。。而且如果你想知道[胎儿性别预测的方法的话。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经验值
50  
注册时间
2012-6-23 
嘿嘿。。这个需要多走走。。。多休息,多吃一些营养的。。。。。而且如果你想知道[胎儿性别预测的方法的话。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冬季诞生的“冬宝宝”尤应注意保暖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