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产-正宗手槌牛肉丸 
相信不少人也看过周星驰搞笑大片《食神》吧!!还记得里面的香脆可口的濑尿牛丸吧!其实片中所指的就是中华美食之一的正宗的潮汕牛肉丸。 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最具特色而闻名。以后又有外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镇邦街牛肉丸,各小食摊档均有经营。 
具体做法: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听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其营养价值应该等同于牛肉,每100克牛肉中含有蛋白质20.1克,脂肪10.2克,钙7毫克,磷170毫克,铁0.9毫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15毫克,烟酸6毫克。其中的蛋白质是牛肉的主要滋补成分,组成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多,结构合理,为完全性蛋白质食品。
据我个人分析,捶打只改变牛肉的物理结构,不改变牛肉细胞的结构,所以蛋白质结构也不会变化。口感变好是因为经过捶打,使牛肉碎屑间距减小,咬起来比普通牛肉丸子更筋道,煮好的潮汕牛肉丸子可以在桌子上弹跳起来。
潮汕牛肉丸细分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是有点嚼头,牙口差的人吃上几颗就会牙根发酸,但是越嚼越香。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 潮汕牛肉丸适合开小吃店的商家,其做法简单,味道口感绝佳,一大碗香浓的牛肉汤里漂着几颗圆滚滚的牛肉丸加几叶青脆的香菜,真是色香味俱全,勾人馋涎欲滴。 牛肉丸还有烤着吃的,野外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喷香! 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许能作此表演,由于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机制的要高。80年代初出现打丸机后,手打的传统制作方式也便日渐稀少。随着来汕的外地人及老汕头人希望尝到那种“掉地上还能弹得老高”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这才使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现“江湖”。

大家都知道潮汕的牛肉丸好吃,虽然现在都是通过真空来包装,能保证牛肉丸的原汁原味,保存日期也相应变长,但是问题出在: 1.运输过程中由于货运放在车厢底,温度相对有点高。怕影响牛肉丸的味道 2.到了广州后,订货的妈妈们怎么拿货?能及时拿走还可以,如果不能及时拿货的话,一存放肯定影响肉丸的新鲜度 如果上述问题能解决,我将义不容辞的将我吃到的最好吃的牛肉丸推荐给大家。 大家有好的方法请不吝赐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