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26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小儿疾病 ]

小儿疝气需不需要手术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经验值
90  
注册时间
2010-7-22 
BB生日
2000-05-16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0:0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关于小儿疝气需不需要手术,在不同的医院或不同医生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也给患儿家长造成了许多困惑。到底应该听哪个医生的好,本人以一个从事小儿疝气治疗百年经验的专业大夫的直觉感受,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长期以来,围绕着小儿疝气需不需要手术在很多医院和医生间持有不同的观点,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是中西医理论基础不同和治疗方法不同的争议。同时还包涵了医生个人的理念认识、医学流派、临床实践等多方面的因素。也不乏包含着个人偏见甚至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  
     首先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演绎”,“归纳”出某些观点的真实的“必然性”:现实中我们是否曾经听到过某人说自己幼儿时患有疝气,家长也没有在意,后来就不治自愈了。还有些患者说是经过某种偏方治疗好了自己的疝气。以上这几种情况虽然不是普遍存在的,最少也是存在的事实。只要承认这一点,那么说,我们就归纳出“小儿疝气一定要手术”就是一个失去必然性的结论!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甚至反复手术治疗也没能治疗好疝气。我们用这个不辩的事实仅说明一个问题。疝气病和很多疾病一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治疗。辩证的说,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对于医生和患者要做的是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一种更适应的治疗方法。哪种抛开患者个性差异千篇一律的“大刀主义”或“保守到底)坎顿时”都是不可取的。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在一些医院或医生中,由于医生自身对小儿疝气缺乏临床经验或者仅仅擅长一种治疗方法(开刀),无可奈何的告诉患儿家长,“小儿疝气一定要手术”。谨慎一些的医生或者会说“等小孩大一些再开刀”。这是大多数患儿家长经常遇到回答。由于以上缺乏必然性的观点的传播,使得许多患儿家长进入两个误区:(1)。一部分家长听信“大刀主义”医生“小儿疝气一定要手术”观点,把稚嫩的身体推上了手术床。且不说手术成功与否,首先是违背了临床医学诊疗过程中一贯提倡的“能外用不吃药,能口服药物治疗的尽量不注射;能注射的尽量不要输液,能药物治疗的尽量不手术”这样一贯循序渐进的治疗顺序。同时手术的本身也具有一定“风险”性和损伤性。给患儿增加不必要的创伤(最少是皮肤的损伤和麻醉刺激的损伤)。其次就是使患儿失去了早期非手术治疗的宝贵时机,人为的丧失了无损治愈的可能性。 (2)。一部分家长等待“小孩长大以后再开刀”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消极等待病情自愈。这样往往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坎顿疝、绞窄疝等险情而危及生命。有些患儿由上述原因而被迫进行急诊手术(急诊手术的复发率是择期手术6-9倍)。部分小儿疝气患者由于经久失治,数年不愈,疝内容长期压迫睾丸和精索使之产生不良影响而导致不育症。  
      数万例临床实践证明――小儿疝气,不开刀完全有可能治愈!  
      由于小儿患者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中有1%左右的小儿疝气经过精心护理而得到自愈(声明:小儿疝气嵌顿率较高,消极等待自愈有很大的风险)。98%以上的小儿疝气均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得到彻底治愈。小儿机体脆弱,手术易造成重点损伤。所以我们主张:对于小儿疝气力争在早期生长发育往事时期采取各种有效非手术治疗方法,使其得到无损治愈。在不得已手术的情况下(发生嵌顿疝、绞窄疝、粘连疝),在实施前,必须对手术的损伤、副作用以及远期效果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出预测。切实的做得“因人”“因病”“因症”合理选择治疗方法。避免那种不计后果,用“一刀切”治疗模式对待小儿疝气。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儿疝气需不需要手术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