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香格里拉 天气很好,我们一早就在群山之间逶迤盘旋,傍着金沙江向香格里拉行进。香格里拉,这个从没见过,又非常耳熟心熟的名字,不管说的是酒店、红酒还是那片热土,听起来都是那么的神奇、纯洁而又浪漫。坐在车上,我手拿急救药做足准备就等着看见图片中的美景后心房扑动了,可是司机杨师傅在过一个小桥时慢吞吞地说,这座小桥就是丽江和香格里拉的分界了。于是准备惊喜的心和平淡无奇的景撞了个满怀后安静了下来,老老实实地看群山,看溪水,一直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进了我们的车。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地陪,藏族的孙卓玛,卓玛就是小姑娘,和扎西相对。孙卓玛22岁,长的挺拔修长,全套的藏族服装衬的人婀娜多姿,脸上一层淳朴的高原红煞是可爱,小姑娘说她是生活在藏区并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人,但一口普通话说的温婉动人,比老广的国语强多了。有人置疑她的藏族身份,故意逗她,她矢口否认,好吧,那就是被汉族严重同化的藏族人,一看她裙子里面时髦的牛仔裤和皮靴就知道。说话间,道路一旁的悬崖峭壁也不觉得陡了,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虎跳峡。据说是世界上前几名的大侠谷,看起来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险峻壮观,卓玛说这只是有代表性的一段,能看到江心那块老虎跳跃时落脚的大石头,并不是最险的,应该是吧。 我拿着三角架不断变换位置猛拍,看景只为取景照相,好像来这儿不是观光,而是采风。嗨,谁让咱刚经高人指点一二,又抱过几本摄影杂志啃过,正技痒着呢。 出来虎跳峡,已经是中午了,下了车一抬头,哇,视野太宽广了,敢情一双眼睛真可以看到这么宽这么高,那平时不是有点象那井底之什么吗?;天空太蔚蓝了,是很纯粹很单调的蓝,蓝的象色板;云朵太有气势了,云原来可以这样绵延几公里的,但白云白的反而不纯粹,薄云可以说如新鲜的蚕丝被一般洁白轻盈,但厚厚的云层白的发灰,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和铺天盖地的紫外线中,透出几许金属般的质感。我等待已久的心脏终于可以扑腾扑腾了。 饭后我们又驱车到独克宗古城。别看中午太阳普照,但古城房顶路上都是没有融化的积雪。古老的和仿古的建筑,里面充斥的还是旅游纪念品。古城的里面有一个大大的藏经堂。一路上,我们已经对藏传佛教和普通佛教的区别有小小体会,最明显的,就是抬头可见的白塔和低头可见的转经筒了。这个藏经堂里,有一个巨大的金壁辉煌的转经筒,需要5个人一起转才能转的动,我一步一个脚印的转了3圈,祈祷我的家人健康平安。之后,我站在平台上远眺,在下面密密麻麻的古屋(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古城)外面,是冷峻的披着积雪的雪山,青灰色的山石和白色的积雪辉映,散发着凛凛清光,我的小心脏不由得又扑动了几下。 还有一个重头戏,是自费的藏民家访。又是一个让我羞愧自己孤陋寡闻的节目。看别人的游记上提到藏民家访,立刻想到的是苍山下,暮色中的空地上,帐篷外的篝火旁,纯朴的藏族同胞端上自产的青稞酒、酥油茶和我们一起载歌载舞,歌声在夜幕中回荡。可是卓玛告诉大家,一个人要交60块钱,如果想吃肉,烤全样一只700块,烤全乳牛一只1000块。我暗地吃了一惊,复又觉得正常。其他人定了半只乳牛,俺就不掺和了。 到了藏民家,早有扎西(还是卓玛?)端着青稞酒在门口恭候了。没有想象的帐篷(也太没常识了),只有结实的竹楼。进了门,我再次吃了一惊,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四周团团围起了4、5层桌椅,我们25人进去,只勉强占了1/6-1/8左右,在大厅的一个角落,象征性的燃着一堆篝火,吊着一顶大锅。一个小眼眯眯的帅气的扎西中气十足的主持着节目,风趣幽默,一看就是个经过大场面的,把现场气氛调节得不温不火(不知这四个字什么意思)。这家人有6-8个卓玛,个个都高挑修长,当然,长相非常一般,她们给我们一屋子100余人倒上青稞酒、端上酥油茶、青稞饼和奶酪等等(统统非常难吃,酥油茶加水过多,没啥味道,青稞饼干涩无味,奶酪酸的要命,上的很少,剩的很多,倒是青稞酒有点米酒的味儿,同伴很喝了几盅)。刚想她们也是庸常女子,然后节目就开始了。哇哇,几个卓玛一开口唱,那简直是,那纯天然的绿色嗓子利落清脆又通透,简直让人震撼,也许是现场的缘故,听起来丝毫不亚于斯琴格日乐、李娜和韩红等人,最丑的一个压轴出场,唱的也最好。唱玩了扎西让每个旅游团出一个代表唱,不用提了,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附二:香格里拉简介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英国人詹姆士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曾引起无数人的向往,据考证,香格里拉实质上就是指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处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其中中甸为其首府(上文提到的建塘是中甸的县城)。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云南第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环立着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等。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迪庆,藏族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也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据的84%,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33.4%。 迪庆地处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金沙江、澜沧江中上游,北接西藏昌都地区,东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与丽江地区毗邻,西与怒江州相连。 迪庆的自然地理特点要以概括为“三山峡两江一坝”。“三山”即怒山山脉、云岭山脉、巩嘎山脉,纵贯南北,平行并列,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三山鼎立于群峰之上。“两江”,即金沙江、澜沧江,在迪庆境内流程分别为430公里和320公里,流域面积分别为全州国土面积的70%和30%。“一坝”,即大小中甸坝子,共有40多万亩。 迪庆区位独特,毗邻的藏区有12个县,16万平方公里,140多万人口。历史上,迪庆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物资中转站。 迪庆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同其他藏区一样,藏族几乎全民信教。傈僳族、普米族聚居区,一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东巴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在我州也流传较广。全州僧侣、教徒众多,寺院、庙宇、教学遍布,形成了藏传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环境。 迪庆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并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境内形成复杂的地貌结构和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多层次自然景观,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白茫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持区,有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三个省级自然保持区,有金沙江、澜沧江并流奇观,有以深、窄、陡、险、秀而著名的澜沧江峡谷,虎跳峡及香格里拉峡谷,有迄今仍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梅里雪山卡格博峰(当地人称之为太子雪山),有低纬度低海拔(2700米)的现代冰川明永恰,有仙人遗田美称的白水台,有松赞林寺、东竹林寺、达摩祖师洞等众多的藏传佛教文化名胜。州内的民族和睦相处,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民族风情、民族文化。藏族农历五月赛马会,藏历年的格冬节,纳西族二月初八的朝白水,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等,已成为当地的传统节日。这些气势磅礴的雪山冰川,蔚为奇观的大江峡谷,风景迷人的高原湖泊,绚丽多彩的雪山草甸,丰富多样的珍稀动植物,神密深邃的宗教文化,美不胜收的歌舞节庆,风格迥异的旅游景点融为一体。原始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正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苦苦寻找的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失去的地平线》中的世外桃园“香格里拉”的原型。199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向世界宣布了“香格里拉在云南迪庆”,从此在国内外兴起了空前的香格里拉热,“香格里拉”开始走向世界。 香格里拉景区导航 附三:虎跳峡简介 虎跳峡起自中甸桥头村,止于丽江大具村,在金沙江上游,全长18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回道路25公里,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迪庆的哈巴雪山,峡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峡内礁石林立,有险滩21处,高达10来米的跌坎7处,瀑布1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