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370
- 经验值
- 2315
- 注册时间
- 2007-12-14
- 妈币
- 2437
- 帖子
- 370
- 经验值
- 2315
- 注册时间
- 2007-12-14
|
原帖由 hesterjingjing 于 2009-7-20 16:24 发表
没生孩子之前,我认真地学习过一些国学经典,越学越迷糊,这种迷糊来自于价值观的冲突。夫孔孟之道,尽人事之学。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这种“成人”甚至是“老人”文化传承的熏陶,我不知道他们的创造力是否会 ...
真是说到我心坎上面去了,我感觉自己有很多看法就是表达不出来,文字功底不够好。
因为自己正在经历一场心理灾难,所以有一些常人不能体会的感悟。读书以来一直受孔子的入世标准的熏陶,在党的领导下,还真是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成绩也一直出类拔萃,甚至还找到很多人羡慕的好职业。然而,人生无常,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我能掌握很多知识技能,明白一切做人道理,我却不能掌控自己的“心”。苦不堪言的境况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寻找“出世”之道,老子、庄子、佛经等等阅览无数,让我惊觉自己一直以来的狭隘思想。
不想说太多,因为我自己也不能很好的说明白。我对读经没有论断,只是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疑虑告诉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1、读经是否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正如我之前引用的一句话“在不理解之前,就被告知这不理解的东西是不容置疑的正确的。这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处理应当是,在不理解之前,他是否对错,我并不知。只有理解了真相,我才能决定拒绝还是接受。 ”这不是“看上去很美”的一句话。我知道这句话不适合所有人的经历见解,但也不无道理,我觉得经典也是需要质疑的。而且,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也是应该有人来争论才能更促进文化发展吧。
2、(对20楼的一些不同见解)我记得蒙台梭利是反对“灌输”的,我这么说,不代表蒙台梭利说的就是对的,我们就一定要接收的。我只是想表达,婴幼儿时期所接触的一切一切不等于“灌输”,那是一种感知和发现吧,具体蒙台梭利怎么说我也忘了。我不想较真这个问题,因为怎么说,当做游戏来读一些经典,背一些经典也是无可非厚的。
3、26楼说得很有道理的:再者,“君子”的道德标准极其高,不知道当年的孔子孟子是否时时刻刻头上都悬着一个“君子”的警钟。反正我辈布衣要效仿,压力之大无法堪行。将这样一个道德模范树立在孩子心目中,一方面孩子顶礼膜拜,不敢质疑权威;另一方面,孩子反正无法在生活中时刻躬行,更容易走向极端,将之视为框架,可以打破的时候就打破;再者,也是最重要的,“君子”的标准中没有一个“自我”的概念。心理学上说,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就是忠实于自己。一个经常要委屈“自我”,牺牲“自我”的孩子,会有坚实的幸福感吗?
从我本人的经历来看,从小,学校、社会灌输给我太多的伦理道德以及关于成功的概念,导致我在遇到心灵上的困顿和迷惑时不能很好的调理、突破,以致幸福离我越来越远,这恰恰引起了我对我儿子教育上的一些深思。是从小就让他接受这些道德规范还是如蒙台梭利那样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而不要去灌输呢?我也在期待有人能把问题分析得透切明白。
|
|